锆英石对MgO-C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s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用锆英石来取代镁碳砖中的部分碳抑制材料向钢水中的增碳,采用两种锆英石粒度0.044mm和0.01mm,直接加入方式。结果表明:锆英石含量<5%时,抗渣侵蚀、抗氧化性等性能随取代量的提高而增强。含量>5%,5%~7%时仍有较显著的提高。而加入量到7.5%时,材料高温作用时的使用性能严重下降,7.5%~10%材料都不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根据使用条件不同,一般控制在5%~7%为合适加入量。 对于抗渣性和抗氧化性,作用后的试块形貌显示,未取代与2%锆英石取代碳的形貌有很大差别,7%又与10%锆英石取代碳时存在很大差别,未添加锆英石与添加10%时,侵蚀都很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添加7%与添加7.5之间虽然量的加入差别不大,但高温作用后的结构却大不相同。他们抗氧化试验后的SEM照片显示,二者显微结构有了较为显著的区别。7.5%锆英石取代碳时,产生大量的液相,并且液相之间有较大空隙,大量低粘度硅酸盐液相的产生导致了材料抗渣侵蚀、抗氧化性能的下降。锆英石加入对高温作用前的体积密度、气孔率影响不大,降低了材料的常温抗折强度,但降低程度不明显。 在材料高温作用后的化学组成角度,液相构成主要为MgO-CaO-SiO2系和MgO-CaO-ZrO2系,它对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当CaO/SiO2(质量比)>1.87时,由于生成高耐火的矿物而不致显著降低耐火性能;当CaO/ZrO2比较小时,容易生成CaO.ZrO2二元化合物,使材料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人们从材料的制备开始进行严格控制。计算机已成为材料设计与制备研究的一个有力工具,以实验和经验为依据,对材料
期刊
张保霞 (张宝霞)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师从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筱琴,作者工笔画端庄严谨,飘逸明朗,作品雅俗共赏,深得收藏界的追捧,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