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已有的考古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归纳,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内蒙古地区出土及征集到的元代仿古礼器进行综合研究,挖掘元代礼器背后的文化内涵。对元代不同类型及材质礼器中的“仿古”现象进行文化因素分析。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宏观层面分析内蒙古出土及征集的元代仿古礼器,根据器物的形制进行归纳与分类,对内蒙古出土的元代仿古礼器进行概述。第二章对内蒙古出土及征集的元代仿古礼器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器物的材质与特点分为青铜仿古礼器和其他仿古礼器。从器物的形制、纹饰、铭文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第三章从元代仿古礼器的用途方面进行研究,通过仿古礼器在不同场合的用途,阐释其文化内涵的多元性。第四章进行元代仿古礼器的文化因素分析,对内蒙古出土及征集的元代礼器进行综合研究。元代仿古礼器带有明显的文化交流特征,反映出元代草原地区蒙古族对中原文化的接受与吸收,以及对道教、佛教思想的吸收与借鉴。元代仿古礼器不论是器类还是文化内涵都与先秦青铜礼器不同,在继承宋代仿古礼器特征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特征,阐释了元代蒙古族是一个兼收并蓄,善于学习且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继承、吸收并发展了礼制,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实证。内蒙古地区以外其他地区出土的元代仿古礼器,对研究分析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元代仿古礼器有重要价值。结合内蒙古出土的元代礼器进行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研究,揭示元朝对中华民族文化各个领域的贡献。第五章借助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图录及文献资料分析宋代仿古礼器对元代的影响,以及元代仿古礼器对明、清的影响。通过对内蒙古出土元代仿古礼器的综合分析总结元代仿古礼器特点,阐释元代仿古礼器在中国礼器发展历史中承前启后的地位,进一步揭示元朝在中华文明形成“多元一体”格局进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