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特权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主张,并坚决反对干部特权,积极进行反特权斗争。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背景下,分析邓小平、习近平反特权思想比较研究,对于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反特权思想讲述改革开放必须反特权,并从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脱离群众、党风廉政建设受阻这几个方面来分析特权的危害性。依据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职务终身制、生活待遇特殊化来归纳干部特权化的表现,从思想根源、历史文化根源、制度根源和体制根源这四个角度去论述特权得以产生的缘由。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法制建设的特权治理措施。习近平反特权思想主要从悖离党的宗旨、滋生放纵腐败行为、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的视角去说明特权危害,深入分析特权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隐蔽化和形式多样化,探究干部特权一直无法根除的原因,总结为部分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政治理想信仰、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处罚特权行为的力度不够等因素。最后从构筑牢固的思想防线、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规范和约束权力、以法治清除干部特权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反特权治理。通过比较分析邓小平、习近平反特权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得出两者反特权思想的相同点表现在理论来源的一致性、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其不同点表现在治理干部特权方法上有所差异,习近平反特权思想又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反特权思想。同时,邓小平与习近平反特权思想的比较也为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正确认识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提供有益的实践意义:一是反特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途径;二是反特权需强化群众监督,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三是反特权要注重顶层设计,加强整体推进;四是反特权的路径日渐完善。从而,推动反特权治理的系统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