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主要人致病性病原体寡核苷酸检测芯片的研制与应用

来源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untpp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环境中所有已知的人类致病性病毒均可能通过粪——口途径危害公众健康,许多人致病性病毒能够随着粪便被排放环境中,进而通过污水、地表径流进入海水环境中。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因此,废水经常被直接或间接的排入到近海,已经影响到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若干研究表明,甲型肝炎病毒(HAV)、诺瓦克样病毒(NOV)、轮状病毒(ROV)、星状病毒(ASV)、以及肠道腺病毒(ADV)能够在海洋环境中被检测到。海洋环境中只要存在一个活的人致病性病毒粒子,就存在再次感染人的机会。三十年事故发生的数据表明调查海洋环境中的人类病毒是十分必要的。海洋环境受到人类致病性病毒污染将不断地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了解和控制近岸环境中病毒污染的关键是应用有效的方法来检测和分析这些病毒。 为解决这一难题,多年来该领域的工作者在细菌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包括细胞培养、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内的许多新的病原体诊断技术。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成为生物医学领域内最有价值的研究手段和病毒学诊断的标准,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病原体的同步检测,为该类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带来了突破性进展。但PCR的方法虽然敏感性高,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的数量有限。而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则提供了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本研究拟构建平行检测海洋环境中常见的人致病性肠道病原体的寡核苷酸芯片,并且应用于对取自全国各海区的贝样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与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芯片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研究目的: 以醛基化玻片为基片,构建一种用于检测HAV、ROV、NOV、ASV、ADV五种常见病原体的寡核苷酸芯片,用于海洋人致病性肠道病毒病原体的检测和监测,对海洋环境和相应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研究内容及方法: 1.根据病原体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五种病原体70mer左右的寡核苷酸长探针。 2.优化70mer探针的芯片的点样浓度、点样后的固定方法,优化适合长探针的各种杂交条件。 3.在优化的条件基础上,选择特异性好的探针构建不同种属多种病原体的寡核苷酸芯片,设计五种病原体的长探针寡核苷酸芯片。 4.芯片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 5.采用该寡核苷酸芯片对取自全国各海区的海水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和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评价。 结果: 1.选择病原体具有特异性保守序列设计出70mer左右的长片断寡核苷酸探针,通过标准毒株检测证明该检测芯片的探针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2.通过实验优化制备病原体长探针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方法,探针点样浓度和杂交液及杂交温度,实验证明点样浓度在10μmol/L时就可获得满意的荧光强度。探针点样后37℃水合,在3600mJ条件下进行紫外交联固定效果最好。优化出的杂交液成分:50%甲酰胺、5×SSC、0.5%SDS,杂交时间为9h,杂交温度为65℃。这些条件为下一步制备多种病原体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3.以优化的条件制备的寡核苷酸芯片对海水标本的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体系与PCR法的检测结果相比,两种检测方法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一致性较好(Kappa值均大于0.75),可以获得理想的检测效果。 结论: 1.70mer寡核苷酸探针具有更好的特异性,本实验通过采用70mer的探针明显的提高芯片的杂交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2.本研究构建的五种病原体平行检测寡核苷酸芯片技术体系具有检测相对快速、方便、准确,可以高通量的检测海水样本及海洋生物标本的污染情况,且无须进行培养,为海洋环境中的主要病毒的检测和海洋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的平行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与PCR相当的的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内涵和特色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对大学生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思政功能、辐射功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价值
李大钊同志在民族受到压迫的时代,从思想上带领广大青年觉醒,为我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积极投身到爱国主义运动中,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先驱,他对青年的思想政治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事业单位用工难,造成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结构脱节的矛盾,从产业文化视角出发,探讨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产业文化对接育人,寻求产业文化育人规
当前基层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复杂性、艰巨性日益凸显,改进基层机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势在必行.本文以基层机关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基层机关党员干部
目的:本文研究从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中筛选CCR5膜外第一胞外环(ECL-1)的结合多肽及其该多肽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方法:首先,以ECL-1为靶分子进行亲和筛选,共进行三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随机挑取三轮筛选后的单个噬菌体克隆进行ELISA分析,挑选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合成外源多肽,通过小鼠耳片的肿胀程度和HE染色来观察该多肽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结果:经三轮筛选后随机
目的人体IF常纲飚与Ij‘fl艏细抛t卜的核穗有所刁‘同。因此政变棱酸碱媾部分的结构以寻找核陂捧机物是研究抗肿∞积药物瀚一种.方法。本谍题墩计合成瞟呤类似物,期望从qJ筛选到鼠有尚选择性、高活性的抗肿瘤作用的先导化合物。方法以讯基乙酸乙酶为鲧料.鲲肼解、芙环、重氧化鹋合r艺合成关键中间体5囊[基-4-芳罄偶g-3.羟乌薛IH-毗畔.再鲰重氮化偶合、分子内美环工艺合成}1标化合物3。甲基。1.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