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资源日益完善,公益慈善组织在中国社会组织中逐渐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社会力量。公益慈善组织承载着很多政府和市场都无法为公众提供的服务,也承担着政府和市场都无力承担的部分社会责任。中国红十字会作为社会第三部门的公益慈善组织,其不仅弥补了政府职能缺失和市场失灵的缺陷,而且在赈灾救援、保护环境、人道救助等公益项目中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红十字会自从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开始,就一直扮演着慈善救助团体的角色,并且深得民意、温暖人心。然而,随着近几年中国红十字会的负面事件:汶川地震中的“天价帐篷”事件和卢湾区红十字会的“高额餐饮费”事件等负面事件逐渐披露,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在社会大众中越来越差,尤其是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之后,中国红十字会让民众失望至极,其公众形象跌落到了最低端,甚至受到公众的唾骂和排斥。中国红十字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时期,近五年,各级红十字会都在努力挽回局势,重塑中国红十字会的良好形象。因此,分析中国红十字会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就成了各相关组织和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因此,就中国红十字会而言,对其形象传播的研究,同时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交代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传播概述,简单介绍中国红十字会的情况及发展历程,分析中国红十字会形象传播的几个构成要素,包括组织文化、组织公信力、组织亲和力和组织传播力;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红十字会形象传播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反馈的数据和各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出中国红十字会形象的传播现状、传播平台、传播特点和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关于中国红十字会形象传播的对策,本文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受众四个方面针对中国红十字会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增强中国红十字会的组织文化、组织公信力、组织亲和力和组织传播力这四个形象传播的构成要素;第五部分是结语,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出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