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金融控股公司成立的国际潮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银行业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事实,对金控银行与非金控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是否真能提升其经营效率。本文主要以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8家金融控股公司下属的子银行与8家未加入金融控股公司的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为2006年至2009年。此外,本研究将以产业经济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S-C-P)架构为理论基础,针对我国银行业做探讨,并区分为金控银行与非金控银行,藉由S-C-P模型的分析,探讨其市场结构、行为及绩效三者间是否存有显著关系。而本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项:(一)当市场占有率及资产占有率的市场结构改变时,对银行的经营行为面(资本充足率、呆账提列比率、逾放比率)是否具有显著影响。(二)探讨银行的经营行为面(资本充足率、呆账提列比率、逾放比率)是否对银行的市场绩效(EPS、ROA、ROE)具有显著影响。(三)探讨银行的市场结构变动,是否会影响银行的经营行为面(资本充足率、呆账提列比率、逾放比率),进而影响其市场绩效(EPS、ROA、ROE)。(四)检验在金融控股公司旗下的商业银行的S-C-P路径效果是否真的优于非控金融银行。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一)对金控银行而言,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可以使市场占有率提升,同时亦使得资产占有率扩大;这样不仅会影响银行的经营行为,也会影响银行的绩效产生。因此大力推动金控银行的发展,对银行而言是具有正面帮助的。(二)对于非金控银行,则可通过金控银行模式,改善其经营模式,增强其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