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专注力”纳入科学范畴,以西方科学视角系统研究与阐释“专注力”,起于心理学领域。随后,“专注力”的知识便被迅速普及,并风生水起,迅速应用到社会学、文化学、临床医学、教育学领域。专注力在国外的研究非常丰富,而且涉及的领域广泛,外国学者们对专注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以说,有关“专注力”的研究已经称得上是一门显学。“专注力”(Mindfulness)指的是一种思维觉察力,特别是指对自己的思想、感受、态度、行为等的觉察力,它能让人们打破既定的思维定势,始终以开放的视野、敞开的思路,接受新的信息,审视自我,保持思维的开放性与多元化。本文在参照专注力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以体育教学中师生专注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专注力的内涵、基本特征、表现形式及其现状、主要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所探讨的体育教学中师生专注力问题主要有两个层面。对于教师而言,专注力指的是对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思想、理念及教育行为等的监控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专注力主要指教学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与主动参与,以及对体育教育的认知、态度等的察觉力。笔者依据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专注力的表现形式结合专注力的内涵,对50名中学体育教师和500名学生进行了专注力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学中师生专注力缺失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专注力缺失主要表现在掉入“范畴陷阱”、自我形象单一化、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僵化等方面,在对于教师而言,思维定势、重复教学、功利化教学等是导致教师专注力缺失的根本原因。对于学生而言,而被引入“范畴陷阱”和主体性缺失是则是学生专注力缺失的主要表现。对体育课认识不足是造成学生专注力缺失的根本原因。兴趣是影响学生专注力缺失的重要因素。专注力的缺失对体育教师和学生均能够产生极大消极影响,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根据研究,文章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专注力缺失的规避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