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法律观念和合同意识淡薄,我国工程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工程索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大量外资项目和世界银行等贷款项目的建设、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程索赔逐渐被国内的业主、工程师和承包商所认识和重视。但总体而言,工程索赔及其管理还是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中一个相对薄弱坏节,索赔意识薄弱,对索赔及索赔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企业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合同意识、索赔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对工程索赔的理论研究还落后于工程实践的步伐,不能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索赔管理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对工程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作用[1]。本文以当前工程承包业发展的客观事实为分析背景,研究在新版FIDIC施工索赔条件和新的环境下,如何使承包商索赔系统化、合理化、科学化,提高索赔管理水平,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首先,对新版FIDIC施工合同条件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紧接着又分析了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承包商索赔的发生、分类、依据及处理程序,为承包商进行索赔管理做好了理论准备。其次,对工期索赔尤其是多事件交叉干扰下的工期索赔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对工期索赔的分析程序及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难点所在。再次,提出利用模糊网络计划技术来处理工期索赔,并建立了模糊网络模型,以更符合工程实际的离散的模糊数来表示工序持续时间,减少了索赔计算过程中的叠加效应和发散效应。最后,结合相关实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模型的实际可操作性,为承包商工期索赔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索赔实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