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和英语在世界的普遍推广,中国许多著名旅游景点的导游词已有了英文翻译版本,旅游景点导游词的翻译已经成为中西方翻译研究中的鲜活的材料。旅游景点的翻译,具有特殊性,它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编码和解码,译文除了讲究客观,忠实于原文外,最重要考虑很多的文化因素,能否成功的将原文本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外国游客,吸引游客的眼球,引起游客的兴趣,是旅游导游词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本翻译实践研究报告以《张良庙》导游词的翻译过程为主要研究报告对象,它是笔者翻译的陕西省地方性旅游景点导游词中的一篇。因为在所有的导游词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张良庙》这篇导游词语言形象生动,含有大量的本土文化信息,翻译起来相对较难,故以它作为本报告主要研究对象。本实践报告旨在对源语言分析基础上,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来指导翻译实践,并对译文进行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首先介绍了目前陕西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及趋势,概述了此项翻译实践的背景,意义及其文本信息;其次,本实践报告详述了整个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译文修改与校对;接着重点分析了在翻译《张良庙》的过程中遇到的翻译难点,并结合相关案例,从翻译本土文化信息词,诗句,意境描写三个角度入手,根据其特点以翻译功能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相应的翻译技巧,如采用音译与增译方法,补充与维持原则,状语结构和对称结构这些翻译技巧;最后总结了笔者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及笔者对于导游词汉英翻译的新的认识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