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费公路在我国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然而随着其不断的高速发展,行业内产生了收费价格过高、行业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收费公路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上述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收费公路行业存在着较高的行政垄断有关。行政垄断在不同时期所发挥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异,从目前我国收费公路行业发展阶段来看,行政垄断带来的消极影响远大于积极影响。因此,我国收费公路行业的行政垄断现状亟待改善。本文界定了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相关概念,总结了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的特征,并对我国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收费公路的建设、养护环节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而运营环节的行政垄断色彩还较为浓厚。因此,本文研究的侧重点为收费公路运营环节的行政垄断。为了改善收费公路行业的行政垄断现状,文章主要从以下三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从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形成机制入手,寻找其产生原因。分析发现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主观原因是对收费公路行业的垄断性一贯存在的认识误区;其形成的内在动力是部门利益的驱动;其得以蔓延的外部原因是监管制度的缺失;客观原因是立法滞后及相关法律的缺失。第二部分,分析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带来的效率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收费公路运营效率进行了量化,并分析了行政垄断程度与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行政垄断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运营效率会产生积极影响,而行政垄断程度过高时对运营效率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程度整体较高,因此其效率影响主要表现为效率损失。文章具体分析了行政垄断造成的收费公路行业生产低效率,社会福利损失及其引发的严重腐败现象等一系列的效率损失。第三部分,通过第一、二部分的分析,本部分提出为了使得收费公路行业的行政垄断能较多的发挥其积极影响,应从多角度入手对其现状进行改善。建议将合理界定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边界作为收费公路行政垄断改进的前提;将规范市场准入作为基础;将培育产权多元化的可竞争市场作为主要途径;将加强政府监管体制改革作为实施的保障;将加强收费公路行业管制“法制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