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技术推广是联系农业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环节的重要纽带。有效的科学研究成果必须通过推广的运作才能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没有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就不会有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也就难以实现。相反,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建立,会有效地促使农业技术顺利、迅速地渗透和转化到农业生产中去。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加强农技推广模式建设是推进科技兴农的重要措施。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市场经济规律,应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各级农技推广机构,要从目前“事业、企业混着办”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状中解脱出来,主要承担公益性职能和主要实行无偿服务,鼓励和促进各种非政府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逐步扩大允许非政府机构服务的范围,将那些不一定非由政府机构完成的职能向非政府机构开放,形成在一些领域中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存的竞争局面。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占,联心、联利,共同发展的创新局面。因此,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建设,不仅是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措施,而且也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内在需要。 基于以上思路,该文包括六部分,现分述如下: 第一章,导言。该部分阐明了该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第二章,国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比较分析。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成功经验,总结对我国借鉴意义。第三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介绍了农业推广的概念、作用,接着介绍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历史和发展,目前推广主体主导下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分析了多元化模式建设的必要性,模式构建的原则,构建基于创新基础上具体模式。第五章,杨凌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实证分析。第六章,对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实施的政策建议。加强政府制度供给的同时加强农业创新技术供给,加强财政供给,建立农业绿色信息渠道,搞好服务。通过此课题,对中国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政府制定相应的农业科技推广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21 世纪的建筑,正面临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困境,时代要求美观而适用、高效且节能、安全又经济、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建筑。而生态建筑当前正囿困于单调、片面的手法,套路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增长更是让一些发达经济国家羡慕。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较为乐观,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
当今世界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越来越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种新型的基于知识的新经济形态开始呈现,与此相伴随的是企业组织结构正发
<正>一、对全区普通高中发展的梳理1.数据背后的意义"十二五"期间,全区的普通高中教育取得长足发展。2015年与2011年相比,普通高中学校数从289所调整到278所;在校生从49.9万
近年来,销品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各大中型城市蓬勃发展起来,成为继连锁超市、大卖场之后,中国商业新一轮的业态革命。它既为中国的商业带了新的格局和机遇,也对现有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文化建设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也是中国建构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进入现代化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因此,研究、关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城郊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由于制度性因素和农民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联盟只是企业获取利益的一种更好的手段,企业最终能否从联盟中获得所需的利益,关键在于企业对联盟的掌控能力,既企业是否能在联盟中居于强
短波跳频通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任意选址等优点而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对抗的日趋激烈,常规短波跳频通信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研究新的短波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