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用于上颌窦植骨术骨再生效果的系统评价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87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已被广泛应用于牙种植上颌窦植骨术中,但其促骨再生效果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分析和评价PRF混合其他骨移植材料及PRF单独应用于上颌窦植骨术的成骨效果,为临床牙种植工作中是否选择使用PRF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2000年1月~2016年1月间的外文数据库PubMed、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中文数据库检索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联合手动检索Google学术。检索相关PRF单独或者混合其他骨移植材料用于上颌窦植骨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及相关临床试验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归类、筛选,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及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测、偏倚风险评估及数据分析,对同质的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合并,其结果用合并效应值标准化平均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对于组间异质性过大的研究通过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或直接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1.文献特征:共纳入11篇PRF应用于上颌窦植骨术相关的临床试验文献。其中8篇为混合使用PRF的研究,3篇为单纯使用PRF的病例系列研究。在8篇关于PRF联合骨替代品用于上颌窦植骨术的文献中,5篇为RCT,1篇为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CCT),2篇为无对照病例系列,对其中的4篇关于混合使用PRF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共50位患者,67个上颌窦进行Meta-分析。  2.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通过RevMan5.3软件对4篇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漏斗图(Funnel Plot)对称性良好,未存在明显发表偏倚,骨组织生成率合并效应值SMD=0.23,95%CI[-0.26,0.72],P=0.35,显示骨替代品混合PRF的骨生成率与单独骨移植材料相比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篇研究是关于PRF独立用于上颌窦植骨术的无对照的病例系列文献,经定性分析,发现PRF独立应用于上颌窦植骨术后的骨密度可以达到临床种植手术要求,但是因目前缺乏此类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尚不能认定PRF与其他骨移植材料相比是更优的选择。  3.定性分析:对所有纳入文献定性分析发现用PRF膜关闭侧壁开窗孔,组织学观察发现此处骨组织无纤维结缔组织覆盖,利于提高开窗孔处骨质量,再者用PRF膜修补肉眼可见的微小上颌窦粘膜穿孔后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  结论:  1.Meta-分析结果表明PRF混合骨替代品用于上颌窦植骨术的骨生成率与单独使用骨替代品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因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本次分析结果尚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2.纳入的PRF单独用于上颌窦植骨术的文献中缺乏空白对照组和单独骨移植物组,暂时不能得出独立使用PRF的成骨效果。  3.通过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可考虑使用PRF膜覆盖侧壁开窗孔及修补或预防上颌窦粘膜穿孔。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法从新生wistar大鼠的下颌骨分离和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并观察了其生物学特性;应用氯化钴(CoCl)进行化学方法缺氧处理成骨细胞后,观察了缺氧环境对成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