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横山堡—惠安堡山西组—石盒子组沉积相特征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前陆盆地油气藏勘探潜力的不断发掘,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逐渐受到油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因其巨大的勘探潜力和相对较低勘探程度,使该地区已逐渐成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域。本文立足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整体区域地质背景,以最新的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前沿学科理论为指导,广泛搜集研究区及周边地区野外剖面、钻井、测井及试气等基础资料,对研究区地质构造演化、地层特征、沉积相类型以及沉积相带和骨架砂体展布等特征进行研究。地质构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地处几大构造单元拼接交汇处,位置特殊,构造复杂。受印支、燕山及喜山等多期构造运动影响,西缘地区发生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并自南向北形成一系列向东俯冲的冲断层,在区域地质结构、构造、地貌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通过寻找区域对比标志层,采用旋回控制以及厚度参考等方法,充分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山西组、石盒子组地层及内部小层进行划分,其中山西组地层厚度约80-150m,石盒子组地层厚度约250-330m,参照地层厚度为下一步沉积相研究奠定基础。综合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资料及测井资料等,进行沉积微相分析,识别出研究区山西组、石盒子组发育以河流、三角洲与湖泊为组合的陆相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成研究区内骨架砂体。河流沉积体系主要由曲流河亚相和辫状河亚相构成。河流沉积体系发育于研究区北部,大致分布于苏峪口-陶乐一线往北广大区域,其中山西组主要以曲流河沉积为主,下石盒子组主要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曲流河砂坝沉积构成河道沉积的骨架砂体。研究区南部山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银川-R5-B1井一带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南侧磁窑堡-马家滩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下石盒子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南部地区沿KS1井-LC1井以及盐池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并向东南定边一带进入湖区形成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研究区山西组、石盒子组主要发育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构造油气藏,综合烃源岩、及圈闭类型等多方面因素,指出马家滩、惠安堡-大水坑地区为有利区。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由于情感缺失造成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如很多人过分依赖手机等电子设备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社会中出现了“老人摔倒无人扶,碰瓷事件频发”等现象;
目的观察两种护理模式联合应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