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本课题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由34例患者组成。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方,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定坤丹,每日2瓶,两组患者均在经净后口服,连续服用21日,疗程为3个月。分别检测并记录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卵泡成熟日的子宫内膜厚度与类型、治疗前后血清CA125、VEGF及排卵后7-10天的E2、P数值,并记录用药期间、用药结束后三月内的妊娠情况,对两组各个观察项目进行分析,判断药物疗效。结果(1)治疗后,对两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肾虚血瘀型EMs不孕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对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8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3)对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与类型分别进行组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均得以改善;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类型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子宫内膜类型及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4)对两组治疗前后排卵后7-10天E2、P值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够提高排卵后7-10天E2、P的水平;对两组治疗后排卵后7-10天E2、P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排卵后7-10天E2、P的调节作用优于对照组。(5)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VEGF水平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降低血清CA125、VEGF数值;两组治疗后分别对CA125、VEGF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调节CA125、VEGF的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6)妊娠率:经治疗,治疗组共记录妊娠15人,妊娠率为44.12%,对照组共记录妊娠6人,妊娠率为17.62%,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补肾活血方在提高妊娠率方面优于定坤丹。结论:(1)EMs不孕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方可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且经验证其临床使用具有安全性;(2)补肾活血方在治疗EMs不孕方面疗效优于定坤丹,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机理可能是补肾活血方能够改善内分泌功能,进而改善其内膜容受性,同时推测补肾活血方在调节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