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传统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界面断裂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 切口梁常用于双材料界面断裂分析。本文基于多亚层梁界面变形理论,建立了多亚层柔性节点模型,并用于分析末端切口四点弯试件(Four-point Bending End-Notched Flexure Specimen,简称4ENF),得到了界面应力、梁的变形以及能量释放率的解析表达式。该模型与其他节点模型对比表明:刚性节点模型由于忽略了裂纹尖端变形,只能对4ENF变形作出近似估计,而不能反映界面应力;半刚性节点模型部分考虑了裂纹尖端变形(界面的相对转角),对4ENF变形的估计精度较刚性节点模型高,但依然未反映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特性;多亚层柔性节点模型由于详尽考虑了裂纹尖端变形,其界面应力和变形分析的结果与有限元吻合很好。三种节点模型的不同精度说明了裂纹尖端变形对双材料界面断裂分析的影响。 其次,本文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考虑了剪切变形和裂纹尖端变形的影响,对双参数弹性地基上的4ENF的Ⅱ型断裂进行了分析,得到了4ENF的柔度和能量释放率的解析式,柔度与裂纹长度成正比。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照表明:该模型能有效用于计算柔度、柔度变化率,且能量释放率与裂纹长度无关,因而4ENF的Ⅱ型断裂试验无需测量裂纹的扩展长度,根据临界荷载可求临界能量释放率,从而大大简化了试验手段。 本文还将双线性粘聚模型用于Ⅰ型中间切口三点弯梁(3PBB)和Ⅱ型FRP-混凝土4ENF的界面分析。在3PBB粘聚模型的研究中,将界面损伤粘聚模型与混凝土的拉伸塑性损伤模型相结合,通过有限元参数分析,得到了界面粘聚能、粘聚强度、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断裂能之间的关系以及3PBB的界面破坏特征。在4ENF粘聚模型的研究中,FRP和混凝土视为弹性材料,界面的剪切应力和裂纹剪切位移服从双线性粘聚法则,基于经典的Euler-Bernoulli梁理论,得到界面破坏不同阶段(即弹性阶段、弹性-软化阶段、弹性-软化-脱粘阶段)梁的界面剪应力及变形的解析解,为全方位理解4ENF的断裂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后,本文对FRP-混凝土4ENF进行了试验研究。FRP-混凝土梁底贴有铝板,调整混凝土和铝板的相对厚度可获得纯Ⅱ型和混合型断裂加载条件。通过测量临界荷载,根据4ENF弹性地基梁模型和多亚层柔性节点模型可得到临界应变能量释放率。试验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