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对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中收集保存的34份观赏桃种质及7份桃的近缘种和毛桃,24份桃砧木种质分别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以期为观赏桃和桃砧木种质的利用和系统演化提供分子依据。
⑴观赏桃亲缘关系的SSR鉴定结果:以34份观赏桃品种、7份桃的近缘种和毛桃共42份种质为试材,利用16对SSR引物进行观赏桃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SSR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共获得124条带,多态率达87.99%。每对引物扩增的条带为4-13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7.75条。利用NTSYS软件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将材料分为8类,第Ⅰ类全部是碧桃;第Ⅱ类包括碧桃、垂枝桃、寿星桃;第Ⅲ类为直枝桃类中的菊花桃,单独聚为一类;第Ⅳ新疆桃1号;第Ⅴ为黄金美丽;第Ⅵ为柱形桃,包括白花柱形桃、红花柱形桃、粉花柱形桃;第Ⅶ类为6份桃的近缘种和毛桃;第Ⅷ类为光核桃。第Ⅰ类均为直枝型碧桃、第Ⅱ类中所有垂枝桃均聚在了一起,说明观赏桃品种的枝型是相当重要的特征。第Ⅱ类中9个碧桃与这5个垂枝桃、3个寿星桃聚在一起,说明它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碧桃、垂枝桃、寿星桃之间存在基因渗透。笫Ⅲ类菊花桃单独聚为一类,说明与其它观赏桃品种相比,具有独特的遗传背景,为我国特有的种质资源,建议列为重点保护种质。第Ⅵ类中三份柱形桃为国外引进种质,拥有明显的主干,树型高耸,树冠窄,枝条直上,开张度小,占地面积小。SSR结果显示,这三份柱形桃聚为一类,说明柱形桃树型具有独特性,与形态学分类一致。碧桃被分为四类,说明碧桃品种群遗传背景较为丰富。
⑵桃砧木亲缘关系的SSR鉴定结果:以24份桃砧木种质为试材,筛选出的17对SSR引物进行桃砧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SSR结果表明:在24份种质中均能获得清晰的条带,共扩增出153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到94.87%,每对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2-15条不等,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8.08条。利用NTSYS软件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分为7大类。第Ⅰ类包括18个品种,均为普通桃,可分为2个亚类:Ⅰ-1亚类为国外育成砧木品种;Ⅰ-2亚类除西伯利亚C外均为中国砧木品种。第Ⅱ-Ⅶ类分别为帚形山桃、陕甘山桃、白花山桃、红花山桃、甘肃桃、光核桃。第Ⅰ类中的Ⅰ-1亚类,不同国家的桃砧木品种,没有明显的界限,彼此有交叉现象,可能国外进入有目的的砧木杂交育种后,品种交流机会较多,种质类型间的基因渗透加快,品种分化趋于复杂。国外砧木相似性系数很高,这与国外的桃品种大多数利用中国少数品种育成,因此遗传基础比较狭窄的结论相符合。第Ⅱ-Ⅶ类包括6份野生近缘种,明显区别于第Ⅰ类中的普通桃,聚在外围,说明野生近缘种长时间采用实生繁殖,未经人工驯化,与国外育成品种基因交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