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存款“超储蓄”现象协整分析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prom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存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高储蓄率支持了高水平的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而资本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当一个国家有大量储蓄时,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和潜在产出水平都将快速增长。然而如果居民存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就会阻碍经济发展。 我国目前的居民存款出现了“超储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报显示:截至2005年2月,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达12.78万亿元之多,同比增长15.5%。另外,我国的储蓄率(扣除物价影响)多年来保持在35%以上,居世界之首,并且储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居民存款过多,必然导致消费需求的相应减少、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健康发展。鉴于我国“超储蓄”现状及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降低储蓄的途径是当务之急。这里主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结合储蓄相关理论和以往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居民存款的“超储蓄”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阐述了我国的“超储蓄”状况及其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分析“超储蓄”的特征及根源。 其次,对居民存款和居民收入(扣除物价影响)进行了协整性分析,确定储蓄的误差修正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储蓄与收入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该模型优于以往的模型的主要方面是它既能反应短期的效应(即储蓄对当期居民收入的弹性高达0.8),又能反映长期的相关关系,即居民收入的滞后变量(前两期收入)均对储蓄有影响。 再次,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重要结论:我国居民现有的收入分配结构极为不合理,有待改进;说明“超储蓄”现象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长期储蓄习惯的形成,储蓄增量不仅来自于居民增收,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居民的“超储蓄”,意味着平均消费倾向的长期下降和民间投资意愿无法满足。 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运用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对如何改善我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尤其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生物识别技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其中,指纹识别技术是当今最为热门的应用之一。指纹匹配是指纹识别系统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整个系统
内容摘要: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高一<<经济常识>>,高二<<哲学常识>>,高三<<政治常识>>,同时还渗透着时事政治,可谓教材新颖,内容丰富,布局合理,可读性强,适合学生自学,教师
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以后,涉税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在手段上越来越复杂和隐蔽,并且在规模上向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这种严峻的形势,充
孔子一生执著于用世,可对于隐逸之人却从无微词,甚至是颇为理解的,此种心态决定了孔子对隐逸有着别样的理解。同是隐逸,孔子对辟世采取了理解但不苟同的态度,而对于辟人却是
肿瘤炎性微环境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肿瘤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由可控性炎症到非可控性炎症的转化过程,最终将肿瘤周围环境塑造成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促进肿瘤的
解读《锦瑟》,必然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曲《锦瑟》有几解?四幅图景为哪般?此情到底是何情?各家的解释表面上都可自圆其说,但实际上都有自身的缺陷。在失却相关资料的条件下,这
为了提高热释电传感器的探测灵敏度,拓宽其传统使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动态下热释电传感器发现人体目标并测向测距的新型使用方法。该方法大大扩展了热释电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根
<正>主动建筑(Active House)理念,致力于在不影响气候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和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主动建筑提出了一个目标性框架,通过关注室内和室外环境,利用可再生
叶圣陶对作文自主修改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的这种作文自主修改观至今仍对我们改革习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叶圣陶作文自主修改观的启示,可以通过教师示范批改、学
目的研制评价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的标准化测量工具。方法根据问卷设计的原理和步骤,结合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确定亚健康及中医基本证候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