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大别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生命质量现状,了解影响该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探讨目前提高该地区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措施,为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卫生决策及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利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省大别山区腹地某乡镇的老年人,调查对象为年龄≥60岁,当地农村户籍的常住老年人口。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和生命质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习惯、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慢性病患病情况、生命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情况等内容。慢性病的疾病诊断以三甲以上医院诊断作为依据,规定凡调查前一年内确诊,或以前确诊近一年内有复发者,由调查员对照病历进行核实。应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和校验,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和χ~2检验,多因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0.05。结果本次共调查农村老年人1117人,实际回答人数为1100人,有效应答率为98.5%;1100名农村老年人年龄范围为60-95岁,平均年龄为(70.07±6.591)岁,其中,男性348人(31.6%),女性752人(68.4%),男女比例为1:2.16;慢性病总的患病人数为545人(49.5%),患1种慢性病的老人有20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4%,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的有181人,占16.5%,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有161人,占14.6%,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50.6%,女性患病率为56.6%,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5,P>0.05),慢性病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22.4%)、慢性胃肠道疾病(15.6%)、骨关节病(9.9%)、冠心病(7.5%)以及慢性支气管炎(5.0%)。大别山区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最低得分为10分,最高得分为26分,平均得分为(17.33±2.202)分,男性老年人平均生命质量得分为(17.42±2.331)分,女性平均生命质量得分为(17.29±2.139)分,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t=0.90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近6个月病伤率,职业,两周内是否患病,ADL受损情况分级,刷牙次数,睡眠状况,APGAR障碍分级,BMI,锻炼身体情况以及主观健康满意度是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大别山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病种较多;生命质量一般,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年龄,慢性病等是其重要的重要的影响因素。提示政府相关部门应注意加强对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其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