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礁相储层作为优良的碳酸盐岩储层,近些年随着物探预测技术的进步,对礁的识别技术越来越成熟,国内外针对礁相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获得突破,相继发现一大批获高产的生物礁油气田。2007年YB1侧1井在针对生物礁测试获高产,发现了元坝地区长兴组优质生物礁储层高含H2S气田。揭示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良好的开发前景。然而,元坝长兴组气藏具有埋藏深,礁相储层空间分布变化快,储层物性较差,井控储量低,非均质性强,高含硫,成本高、投资大等特点,给气藏开发带来困难和投资风险。因此,本文从地质成因出发,进一步对元坝长兴组礁相储层进行研究,明确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对元坝长兴组礁相气藏的开发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层序地层对比、沉积相特征、储层特征、测井综合评价、储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元坝地区构造变形较弱,形成规模较小、幅度低的构造,断层不发育;长兴组气藏台缘相带地层厚度不稳定(一般200m350m,平均达260m),总体表现为南(滩)薄北(礁)厚、北部生物礁发育区西薄东略厚、南部生屑滩发育区东西向较稳定的特征,地层厚度明显受到沉积相带的控制;长兴组优质储层为礁相沉积。纵向上多期礁、滩叠置,具有“早期成滩、晚期成礁”的沉积特征;平面上具有“北礁南滩”的分布特征。晚期生物礁分布于台地边缘,发育四条礁带,礁后局部发育台内点滩、点礁;溶孔晶粒白云岩、(含)残余生屑白云岩、生物礁云岩是优质储层的重要岩石类型。储层主要为孔隙型,部分为裂缝-孔隙型,具中低孔、中低渗的储集特征,以Ⅱ、Ⅲ类储层为主;储集空间孔隙以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次之,少量微裂缝。礁相优质储层纵向上主要发育于礁盖,平面上主要发育于礁顶,其次是礁后,礁前较少发育。早期有利沉积微相是优质礁储层发育的基础,沉积期高频旋回控制了储层发育的部位,白云石化作用是优质储层能够形成的物质条件,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和改善的关键因素,构造活动形成多期裂缝提高储层渗流性能,多因素综合作用和叠加演化,形成了长兴组生物礁优质储层。通过本文研究,明确元坝长兴组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建立生物礁的形成演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