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阴茎鳞状细胞癌易于出现区域淋巴结的播散,并且根治性手术能够治愈有微小转移的患者。但是淋巴结是否有肿瘤转移及手术治疗后的长期效果仍难以预测。为了将阴茎鳞癌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我们评价了组织学指标和转移相关蛋白在阴茎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治疗结局中的预测价值。共有50例阴茎鳞癌患者接受了阴茎肿瘤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原发灶的病理分期和分级作为组织学指标。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手段检测转移相关蛋白E-cadherin和MMP-9在原发灶中的表达水平。
术后病理证实48%(24/50)的阴茎鳞癌患者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总体患者的肿瘤特异性5年生存率是56.2%。E-cadherin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指标没有相关性。肿瘤原发灶的分期(p=0.000)、分级(p=0.005)和E-cadhefin、MMP-9的表达水平(p=0.001,p=0.048)与存在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其中分期和E-cadherin、MMP-9的表达水平是淋巴结有无累及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32.624(p=0.010)、0.017(p=0.005)和20.775(p=0.015)。对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分析发现,肿瘤原发灶的分期、分级和淋巴结状态是生存预后的强烈预测指标(均为p=O.000)。经过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是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RR值为30.220(p=O.006)。
E-cadherin及MMP-9的表达水平是阴茎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相关因素。淋巴结分期有助于判别是中国人阴茎鳞状细胞癌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