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所起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农村金融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村信贷扶贫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资金需求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农业生产性资金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大,农业发展对金融也提出了更高服务要求。然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依然面临如下严峻的现实:政策性金融功能定位不清晰,资金来源缺乏,支农作用受限制;各家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弱化,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管理比较薄弱;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民贷款难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因此,必须进一步对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手段,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首先,本文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农村资金供需现状,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现状。第三章,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从农村正规金融、农村非正规金融和农村金融监管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重点分析了农发行、农行、邮储银行、农信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主体的现状及问题。第四章,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农村金融创新案例,并对这些金融创新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评价。在第二、三、四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要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整体功能;二是规范发展民间非正规金融;三是建立新型农地金融制度,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进入金融领域;四是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机制。除此之外,本文在研究内容上进行了一些创新。首先,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研究从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农业保险三个方面展开,避免了一般的论文对农村金融体制泛泛而谈。其次,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农村金融体制,本文以三个创新案例为典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做了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新生事物,其发展方兴未艾,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相关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