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及粒径谱特征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亚湾是我国南海北部一个具备亚热带特征的半封闭海湾,生境多样,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南海北部鱼类资源的产卵场和种质库。但是,随着海湾区域的快速开发,人类活动和自然扰动对大亚湾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生物多样性水平和资源量明显下降。本研究依据2015-2016年间大亚湾底拖网调研数据,研究了大亚湾鱼类群落的种类构成、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历史调查资料作对比,分析其鱼类群落演变趋势,并构建了大亚湾生物量粒径谱,分析了粒径谱的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ABC曲线,评价了大亚湾鱼类群落状态。本研究揭示了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结构演变趋势及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的特征,为大亚湾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个航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物种131种,隶属14目、53科、84属。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54.20%),其次是鳗鲡目(Agunilliformes)和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均占9.92%。种类数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中,夏季最高,69种;春季最低,32种。鱼类群落优势种组成主要以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李氏(?)(Callionymus richardsoni)、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竹荚鱼(Trachurusjaponicus)、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和细条天竺鲷(Apogonlineatus)等小型鱼类为主。(2)鱼类物种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季节上,多样性指数(H’)以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均匀度指数(J’)以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丰富度指数(D’)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空间分布上,海湾中部海域多样性水平高于沿岸海域。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环境因子对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3)鱼类资源密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季节上,尾数密度和质量密度均以夏季最高(106574 ind/km2,632.62 kg/km2),冬季最低(4615 ind/km2,115.39 kg/km2)。鱼类平均个体质量以秋季最大(27 g),夏季最小(6 g),而春季9 g,冬季24 g。空间分布上,尾数密度分布特征是湾中部海域最高(72273 ind/km2),沿岸海域次之(50905 ind/km2),湾口海域最低(18075 ind/km2);而质量密度分布特征则是沿岸海域最高(673.90 kg/km2),湾中部海域次之(404.24kg/km2),湾口海域最低(170.78kg/km2)。鱼类平均个体质量以沿岸海域最大(11.4g),湾口海域次之(10.8g),湾中部海域最小(8.1g)。(4)大亚湾鱼类生物量粒径谱为“单峰”型,鱼类粒径范围在-2-10粒级之间,且鱼类在4-8粒级比较集中;最高峰值位于2-4粒级上,主要由短吻鲾、南方(?)(Callionymus meridionalis)、李氏(?)、二长棘犁齿鲷和竹荚鱼等生物量大的小型鱼类构成。春、冬季谱线相对平缓且曲率较大,夏、秋季谱线相对陡峭且曲率较小,曲线的弯曲度与曲率的大小主要与大量粒径小的二长棘犁齿,少量粒径大的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wiuus)等定居性鱼类和鳗鲇(Plotosus lineats)、带鱼(Trichiurus aaumela)等季节洄游性鱼种以及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褐裸胸鳝(Gymnothoraxhepaticus)等岛礁鱼类的出现有关。可见,季节洄游性鱼类、当年生幼鱼、岛礁鱼类和常年定居性鱼类等增补群体数量及粒径范围大小显著影响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的峰型和曲率。(5)ABC曲线显示,大亚湾鱼类群落结构为严重干扰状态。季节变化上,冬季为中度干扰状态,而其它三季均为严重干扰状态;空间变化上,沿岸海域为严重干扰状态,湾中部海域和湾口海域均为中度干扰状态。(6)与历史资料相比,由于人类活动对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的干扰,近30多年来大亚湾鱼类资源量呈显著下降态势,鱼类群落结构小型化和低质化现象显著,优势种组成更替显著,多样性水平降低,鱼类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过度捕捞开发、栖息地破坏因素引起的,也反映了海洋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干扰的某种适应性响应。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织,我国民众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发生巨大转变,导致我国离婚率逐年攀升,闪婚闪离、快速复婚的冲动型离婚现象严重,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自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家事审判工作改革试点以来,四川、浙江、山东、上海等多地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创新性的采用了离婚冷静期制度,取得良好成效。但同时,司法机关创设离婚限制性条件、干预公民离婚自由的权限也遭受到质疑。目前,
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CSP结构建立起二雏和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在稳态情况下CSP结构热场分布,从而进一步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利用三维模型计算的温度场比二维平面模型计算的温
本文在"共同管理"、"参与性管理"或"地方管理"等概念下用不同的理念探讨了渔民参与渔业管理的问题.瑞典渔业范围内的经验研究阐明了关于渔民参与渔业管理先决条件的新观点.在
快速筛选法可提高成本效率、生产量和对污染位点的风险评估质量。本文研究了加压液体萃取技术和两种体外生物检测的组合方法对烟火工业场所46个表层土壤样本进行风险评价。加
热带雨林地区的人们常常受到与威胁生物多样性同样的过程的影响。加深了解什么对当地人是重要的能够改善决策。明确询问什么对当地人是重要的,本文调查了这种询问的作用。我们
本文通过对音乐节奏的阐述及节奏形态的不同设计及音乐节奏各层面存在方式差异对音乐作品所产生的影响,说明节奏在音乐实践和欣赏中的重要性和特殊魅力。
分布式波束形成技术是将闲置的发射节点,作为虚拟阵元来构成虚拟阵列。通过对各个发射阵元设置波束形成矢量形成定向波束,来协助其他节点进行数据传输。该技术还可以实现信号的定向传输、增加信道容量、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及减少被截获的可能性。正是由于分布式波束形成技术的上述优点,该项技术在无线通信、海洋探测、地震勘探等领域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减少水下传感器网络中信号的接收误码率,同时扩大整个网络的通信范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