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发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以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痛风”、“痹证”、“历节”、“脚气”等范畴。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肥甘醇酒常为本病的诱因。 导师组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本病的发病特点,认识到肾精、肾气亏乏乃本病病机之基础,而湿热、瘀血阻滞经络与关节则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之因素。基于此病机,导师组独辟蹊径,依补肾活血、清热祛湿之法,立痛风康方。临床上以此为主,并结合辨证、辨病用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本研究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纳入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口服痛风康煎剂,对照组口服别嘌呤醇,疗程两周。结果显示:痛风康组临床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90%,别嘌呤醇组临床治愈率为25%,总有效率为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康在改善关节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别嘌呤醇,别嘌呤醇则能迅速降低血尿酸;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与10%,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提示:依据补肾活血、清热祛湿法所立的痛风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 本研究尚以大鼠动物实验评估了痛风康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药效。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低剂量中药组及高剂量中药组,分别灌胃蒸馏水、别嘌呤醇药液及痛风康药液。于第3天予以造模,24h后观察步态,72h后测量关节周径,观察受试关节滑膜组织炎症病理及滑膜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实验中观察到:痛风康组和别嘌呤醇组动物受试关节周径增大值明显比模型组小(P<0.01);痛行为步态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受试关节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水肿、渗出、毛细血管充血、滑膜细胞增生、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及滑膜细胞变性等均较模型组轻,且中药组更优于西药组。结论提示:痛风康可保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滑膜,改善模型大鼠滑膜组织和细胞的损害,同时还可改善炎细胞浸润和血管扩张充血,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用明显的抗炎镇痛、抗肿胀的作用。 本研究充分证实:依据补肾活血、清热祛湿法所制定的痛风康方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抗痛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