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焦虑认知行为模型指出,在社交情境中对不确定性的偏差处理是社交焦虑产生和维持的核心因素。本文拟探究社交焦虑大学生在不确定性下如何处理信息,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为临床干预、治疗社交焦虑大学生群体提供新的角度。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被试,使用交往焦虑量表(IAS),从636名本科生中,按照总分±1个标准差筛选出高社交焦虑组和低社交焦虑组各30名被试,年龄均在18-22岁之间。研究共包含两个实验,均采用E-prime程序设计,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及正确率,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如情境诱发、词汇诱发等),分析不确定性信息对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实验一使用线索靶子范式,研究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在不同概率不确定性情境下注意偏向的特点。采用2(组别: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2(情境类别:大概率不确定性情境、小概率不确定性情境)×3(情绪面孔类型:正性、中性、负性)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情境类别由线索与靶子呈现概率进行操纵,情绪面孔均来自中国化面孔情绪图片库(包含正性、中性、负性各30张)。结果表明:(1)在小概率不确定性情境下,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显著低于正性及中性情绪面孔反应时,正确率显著高于正性及中性情绪面孔,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情绪面孔反应时要显著低于中性情绪面孔及负性情绪面孔,正确率显著高于中性及负性情绪面孔:(2)在大概率不确定性情境下,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显著降低、正确率无显著差异,对中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显著降低,正确率显著降低,低社交焦虑大学生未有明显差异。实验二使用视觉搜索范式,研究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在不确定性词汇下注意偏向的特点。采用4(词汇类型:小概率不确定性词、小概率中性词、大概率不确定性词、大概率中性词)×2(组别: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词汇材料为自编词汇(包含不确定词、中性词、非词各10个)。结果表明:(1)在小概率不确定性词汇刺激下,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反应时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大学生,正确率无显著差异;(2)在大概率不确定性词汇刺激下,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反应时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大学生,正确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小概率不确定性情境下,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存在对负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2)在大概率不确定性情境下,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对负性情绪面孔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偏向;(3)在小概率不确定性词汇刺激下,高社交焦虑大学表现出对不确定性词汇的注意促进;(4)在大概率不确定性词汇刺激下,高社交焦虑大学生表现出对不确定性词汇的注意脱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