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壮药山芝麻醇提取物进行抗炎镇痛止血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方法:原药材用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所得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作溶剂进行索式提取将其分成三个极性部位,采用小鼠耳肿胀法扣大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用玻片法、断尾法(BT)及机械损伤致肝脏出血观察其止血作用;将有效部位(正丁醇部位)过大孔树脂柱,分别用水、10%醇、30%醇、50%醇、70%醇、95%醇洗脱,并将其分成6个部分及水不溶部分,再进行抗炎镇痛止血作用筛选;最后进行硅胶吸附色谱法、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葡聚糖凝胶色谱法、重结晶法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测定(IR、1H-NMR、13C-NMR)以及文献对照法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山芝麻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大孔树脂30%醇冲部分及70%醇冲部分在抑制小鼠耳肿胀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1.05),以70%醇冲部分最为显著;水不溶部分、水冲部分、10%醇冲部分、50%醇冲部分、70%醇冲部分、95%醇冲部分及水部位在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水冲部分最为显著;水不溶部分、水冲部分、10%醇冲部分、30%醇冲部分、50%醇冲部分、70%醇冲部分、95%醇冲部分及水部位在缩短小鼠凝血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10%醇冲部分最为显著。从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2化合物结构,分别为:(24R)-5α-豆甾-7,22(E)-二烯-3α-醇及无机盐成分(氯化物)。 结论:山芝麻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大孔树脂70%醇冲部分、水冲部分及10%醇冲部分分别是抗炎镇痛止血的有效部分,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一个为豆甾醇类衍生物,一个为氯化物无机盐,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