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药山芝麻抗炎镇痛止血作用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_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壮药山芝麻醇提取物进行抗炎镇痛止血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  方法:原药材用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所得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作溶剂进行索式提取将其分成三个极性部位,采用小鼠耳肿胀法扣大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用玻片法、断尾法(BT)及机械损伤致肝脏出血观察其止血作用;将有效部位(正丁醇部位)过大孔树脂柱,分别用水、10%醇、30%醇、50%醇、70%醇、95%醇洗脱,并将其分成6个部分及水不溶部分,再进行抗炎镇痛止血作用筛选;最后进行硅胶吸附色谱法、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葡聚糖凝胶色谱法、重结晶法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测定(IR、1H-NMR、13C-NMR)以及文献对照法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山芝麻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大孔树脂30%醇冲部分及70%醇冲部分在抑制小鼠耳肿胀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1.05),以70%醇冲部分最为显著;水不溶部分、水冲部分、10%醇冲部分、50%醇冲部分、70%醇冲部分、95%醇冲部分及水部位在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水冲部分最为显著;水不溶部分、水冲部分、10%醇冲部分、30%醇冲部分、50%醇冲部分、70%醇冲部分、95%醇冲部分及水部位在缩短小鼠凝血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10%醇冲部分最为显著。从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2化合物结构,分别为:(24R)-5α-豆甾-7,22(E)-二烯-3α-醇及无机盐成分(氯化物)。  结论:山芝麻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大孔树脂70%醇冲部分、水冲部分及10%醇冲部分分别是抗炎镇痛止血的有效部分,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一个为豆甾醇类衍生物,一个为氯化物无机盐,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异丙酚生物样品在线前处理系统及分析方法。方法:1.利用两相溶剂体系在螺旋管内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单向性流体动力学平衡,建立毛细管微萃取的异丙酚生物样品在线前处理方法,并对毛细管微萃取系统进行影响因素的考察。并将毛细管微萃取系统与荧光光谱法结合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异丙酚含量。2.将毛细管微萃取系统与光纤传感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异丙酚的含量。3.将毛细管微萃取系统与光纤传感微顺序注
现在,癌症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碳纳米材料因其光学抗癌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常用的有单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和富勒烯
“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文化之魂通过一句句诗句,深深镌刻在了浙江大地.浙江省的“诗路文化带”,就是把山水和文化融合的诗路建设.浙江省黄金旅游线及首批诗路旅游目的地
期刊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实体肿瘤中存在EGFR家族受体过表达或异常激活。拉帕替尼(Lapatinib)选择性作用于EGFR家族。本研
第一部分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秦岭以南地区,根或根茎入药。虎杖中所含的白藜芦醇和虎杖苷具有抗癌以及治疗
春节一到,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窗上贴“福”字.春节贴“福”的传统,历史悠久.南宋周必大《玉堂杂记》载:“除日,更春帖、柱联、门额,于堂轩楣枋贴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
期刊
目的:急性高原病(AMS)是高原地区的特发病与常见病,是由于高原低氧环境所诱发的多组织器官的病理学改变及功能紊乱。研究表明,药物防治手段可有效减少AMS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因此,本课题通过建立大鼠急性低压性缺氧模型,模拟人体急进高原性低氧损伤,观察曲美他嗪(Trimetazidin,TMZ)对急性高原缺氧诱发的心肌组织及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新型抗高原缺氧药物的研发提供实验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