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对宁夏银川汉族与回族人群外周血管阻力的差异、外周血管阻力异常者在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了解宁夏银川地区汉族和回族外周血管阻力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宁夏银川地区科学制定和评价区域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ioz.com数字化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仪,检测了2795名汉族和1886名回族人群的SV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指数(cardiac outputindex,CI)、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并同时检测了血清胆固醇(TG)和血清甘油三酯(TC)水平,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①SVR有统计学差异的组别为:男性16~18(P<0.01)、30~39(P<0.05),回汉两族女性人群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VRI存在统计学差异的组别有男性16~18岁组(P<0.01),回汉两族女性人群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协方差分析表明,排除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影响后,两民族之间SVRI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民族之间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对回汉两民族之间SVR差异影响的强弱依次为MAP、CI、HR、SBP、DBP;对SVRI影响的贡献大小指标顺序与SVR一致。⑤外周血管阻力异常发生率在男、女30岁之前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在3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外周血管阻力异常发生率分别在男性之间、女性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显著性(χ~2=105.42,P=0.000、χ~2=65.47,P=0.000)。在50~59岁年龄段,男女两性之间外周血管阻力异常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6,P=0.000)。⑥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管阻力与血清胆固醇、平均动脉压、年龄呈正相关;而与心指数、心输出量、博出指数、博出量、心率呈负相关。其中平均动脉压和心输出量具有独立显著性影响。结论1.回族SVR/SVRI高于汉族可能与遗传及生活方式有关。SVR/SVRI异常,其可能是早期血管损伤的一个标志。2.外周血管阻力与血压、心输出量、年龄及血清胆固醇密切相关,其可能是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损害早期的预警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