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我国在医疗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自2017年4月8日起,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将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药品作为医院业务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单位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更好地促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改革是必要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启动较迟,财政部规定从2014年开始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2017年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启动了每年的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但许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建设还处于初步认识阶段。通过实践调研及阅读文献,笔者了解到公立医院的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面临着不容乐观的局面,亟需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内部控制,来提升公立医院的药品管理水平,保证公立医院资产的完整、安全。针对上述背景,本文将研究以下问题:一是如何定位导致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出现问题的内部控制缺陷。二是如何优化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本文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通过文献搜集、专家论证、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2019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关键控制点,找出药品管理各控制环节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进行公立医院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重大风险识别设计。随后运用该方法体系,通过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分析案例医院的药品管理内控问题,同时提出符合规范和实际情况的、适用于该类医院的药品管理内部控制优化方案。实践中,由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刚刚起步,医院管理者对于药品管理的内控薄弱点暂未完全掌握。理论中,现有对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研究大多针对于医院整体,针对药品管控的内部控制研究很少,且多集中在药品采购环节。已有的对于药品管理的研究大多从一种医院材料管理的视角展开,而不是从内部控制视角展开。因此,有关药品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点的文献研究十分匮乏。综上所述,对于公立医院药品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是必要的。本文创新点在于:一、基于内部控制视角来研究公立医院药品管理问题。二、结合相关政策要求以及coso内部控制要素,从单位和业务层面梳理控制环节、控制目标、控制活动以及内控风险点,设计针对药品管理的内控重大风险识别方法体系,可用于帮助使用者定位医院药品管理的内控薄弱点。三、选择医药改革试点医院作为案例医院,结合案例运用新的风险识别体系,定位分析其药品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该类医院的药品管理内部控制优化方案并推广。
其他文献
有人说他是文人,因为他才华横溢,每年都有上万字见报见刊,用笔尖见证军营的变迁;也有人说他是武夫,因为他英勇无畏地与“逆行者”一同奔赴火场,用镜头拍摄具有震撼力和现场感
随着抖音、微博和YouTube等网络视频平台的流行,越来越多人喜欢在这些平台上分享视频来表达自己对各种热点事物或事件的观点和评论。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情绪信息对于研究实际应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过度消耗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愈突出。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大省,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促进了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