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里娅·利维(Andrea Levy,1956—2019)作为英国第二代移民女作家,一生致力于为牙买加移民寻找自身的历史及在英国生存的道路。在其代表作《小岛》(Small Island,2004)中,利维以其亲身经历和独特的女性视角,以“1948年”和“现在”两个时间维度,刻画吉尔伯特、霍滕斯、伯纳德、奎尼四个鲜活人物的童年经历和生活轨迹。本文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挖掘利维小说中对人的思考,审视移民浪潮下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找寻和心理变化。二战背景下,战争造成战场上士兵食物和水的缺乏。士兵直面战争的炮火,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而在非战场,普通人的安全和归属也受到战争的威胁,造成个体基本需要的缺失。社会层面下,外部环境对个体的归属与尊重需要带来威胁。加勒比移民受到英国和加勒比的双重排斥,心灵不得归属。同时在外部团体的种族歧视中,个体尊严得不到维护,他尊受损,自尊也无法建立。由于移民浪潮的影响,英国本土居民同样得不到祖国的归属感,造成归属缺失。家庭层面下,无论是移民还是英国本土居民都需要在家庭生活中获得归属与爱。在经过无爱结合、理想家庭生活破灭等一系列探索后,个体找寻正确出路,即在包容的夫妻关系中重建家园,从而获得归属与爱。个人层面下,童年经历为个体的成长带来潜意识影响。而成年时期个体在经历过战争、移民等社会行为后,意识到自身的需要层级,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移民与本土居民努力找寻和解的方式,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奋争。《小岛》通过对战时以及战后不同出身、不同地区人物的不同需求的描写,展示出作为“人”生活在世界上的真正需求。人作为个体在战争期间向往和平,在日常交往中渴求平等与尊重,期待充满爱情的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盼望世间充满包容,实现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和解。这些美好的愿望是“人”对个体生存的找寻与不懈追求。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利维在《小岛》中呈现了移民浪潮下个体生存找寻的困境。无论是需要适应新环境的牙买加移民,还是需要适应与移民共同生活的英国本土居民,双方都要在克服外部排斥、孤立的前提下,寻找内部的心理重构。个体在历经生存考验后,发出对和平、平等、包容、和解的呐喊。这些需要的满足,正是个体向健康发展的生存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