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站固定式双站合成孔径雷达(One-Stationary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OS BiSAR)由一个固定的发射机(或接收机)和一个运动的接收机(或发射机)组成,是一种特殊的收发分置的双站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较之单站SAR,双站SAR系统有着较强抗干扰性能、可前视成像、部署简单、构型灵活等优点。OS BiSAR继承了双站SAR优点的同时,更具有成本低、易于配置等优势,因此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和意义。随着SAR成像技术的发展,机动平台下的OS BiSAR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勘测、军事侦察等领域,但其成像算法的研究却面临巨大挑战。在成像算法研究中,导弹和无人机等机动平台飞行轨迹灵活多变,按其运动特性一般分为平飞段成像和俯冲段成像。在平飞段,OS BiSAR系统构型内在的空变和线性距离走动校正产生复杂的回波信号,导致回波的距离徙动和多普勒相位参数具有方位空变特性。在俯冲段,加速度的存在导致回波信号的频谱混叠且具有二维空变特性,严重影响了聚焦质量。围绕上述难点,本文展开了以下工作:针对平飞段OS BiSAR系统,提出了基于收发等距解析模型的ENLCS成像算法。首先,根据OS BiSAR回波信号特性,分析了系统内在构型以及线性距离走动校正(Linear Range Walk Correction,LRWC)所引起的距离偏移及方位空变。其次,根据二维频域的一致距离徙动校正(Bulk Range Cell Migration Collection,Bulk RCMC)后的结果,提出一种收发等距解析模型,以准确描述点目标的波束斜距和之间的解析关系。基于该模型,对方位向分布的点目标的多普勒相位参数进行建模,结合其解析关系利用改进的扩展非线性变标(Extended Nonlinear Chirp Scaling,ENLCS)算法完成方位多普勒相位参数的均衡和点目标的聚焦。最终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针对曲线俯冲OS BiSAR系统,提出了基于收发等距椭球模型的FENLCS成像算法。首先,依据为俯冲段所建立的曲线加速回波表达式,深入分析了俯冲段信号参数包括实时垂直平台高度和接收机波束中心斜距的空变特性,并进行加速度校正处理以解决频谱混叠问题。接下来,依据俯冲段OS BiSAR回波在经过LWRC和加速度矫正处理之后所呈现的二维空变特性,提出了一种收发等距椭球模型,用于准确描述距离预处理之后等距点中心斜距及多普勒参数(中心频率与调频率)的空变关系。基于该模型,提出频域非线性变标(Frequency-domain Extended Nonlinear Chirp Scaling,FENLCS)成像算法,校正了多普勒二次相位(调频率)及高次相位参数的空变特性,完成方位时域聚焦的统一处理。最后,提出频域高次非空变预滤波方法,以消除回波在方位时间域的线性残余项。最终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