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估计有20%的生育年龄妇女患有此病。内异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异位内膜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其中以侵犯卵巢者最常见。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还是支持Sampson学说,即子宫内膜种植学说。逆流内膜细胞的粘附、侵袭生长的关键是逆流内膜局部和周围组织的血管生成增加。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新生血管形成已成为内异症的一个新的病因学说。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新生血管形成的病因学研究中,目前国内外陆续报道的血管生成因子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cidicand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s,FGF-β)、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PDECGF)、转化生长因子-α、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s-αand-β,TGFα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necrosisfactorα,TNF-α)等。VEGF在内异症中的研究报道较多,其促血管生成作用被认为是内异症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瘦素的促血管生成功能也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学者Meng-Hsing等研究表明瘦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中瘦素mRNA和瘦素蛋白高于对照组,4例在位内膜中未检测到瘦素mRNA和瘦素蛋白,认为瘦素在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分布的差异可能与盆腔内异症病灶的发展有关。但瘦素在卵巢内异症异位内膜中的定位表达,在位子宫内膜较多样本量的研究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与疾病分期的相关性报道较少。多数报道认为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异位内膜的血管生成过程,与卵巢内异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位内膜中VEGF的表达升高可能是发生内异症的决定因素之一,但在位内膜中VEGF的表达是否有周期性改变存在一定分歧。有学者研究认为瘦素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可能通过促进内皮细胞分泌VEGF而实现。而有关卵巢内异症中瘦素,VEGF两者作用有无相关性的报道较少。 研究目的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组的正常内膜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瘦素、VEGF在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的表达情况,探讨瘦素、VEGF在卵巢内异症的发病机制方面所起的作用;初步推论瘦素、VEGF两者在卵巢内异症的血管形成方面有无相关性;并研究异位内膜中瘦素、VEG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及寻求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 2004年12月-2005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手术经病理确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36例纳入实验组。其中异位内膜组36例,取得在位子宫内膜的22例为在位内膜组。 同期在我院因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内膜正常的20例非内异症患者为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为月经规律、近3个月未用过激素类药物,且均排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子宫内膜癌、子宫腺肌病及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等疾病的生育年龄妇女。 2.实验方法 根据术中所见,依据1985年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FertilitySociety,AFS)提出的“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evisedAmericanFertilitySociety,r-AFS)评分标准进行术中分期,同时对卵巢囊肿的直径进行测量。 手术中取得临床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囊壁、在位内膜组织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均以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成厚4μm片,行组织学检查。HE染色后显微镜下确诊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见到完整的腺体及间质细胞者入选为实验组。并镜下观察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确定系增生期或分泌期。 将入选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内膜的石蜡标本,切成厚4μm片,均通过免疫组化(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方法测定瘦素、VEGF的表达情况。 3.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1)计量资料行t检验。 (2)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瘦素和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卵巢内异症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三组之间,年龄与体重指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内异症Ⅲ~Ⅳ期患者与Ⅰ~Ⅱ期患者之间年龄与体重指数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瘦素在卵巢内异症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浆中均有表达,在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中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腺上皮细胞中: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内膜;异位内膜组表达高于在位内膜组(P<0.05)。间质细胞中:异位内膜组高于在位内膜组、对照组内膜(P<0.05);在位内膜组与对照组内膜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VEGF在卵巢内异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的表达均集中在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腺上皮细胞中: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内膜;异位内膜组表达高于在位内膜组(P<0.05)。间质细胞中:异位内膜组高于对照组内膜(P<0.05);异位内膜组与在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与对照组内膜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瘦素、VEGF在卵巢内异症Ⅲ~Ⅳ期患者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生期与分泌期均有表达。其中分泌期中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高于增生期,但是比较两组分泌期与增生期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卵巢内异症异位内膜中的瘦素与VEGF表达:在腺上皮细胞中的相关系数r1=0.856;间质细胞中的相关系数r2=0.853(P均<0.001)。卵巢内异症在位内膜中的瘦素与VEGF表达:在腺上皮细胞中的相关系数r3=0.853;间质细胞中的相关系数r4=0.866(P均<0.001)。 6.瘦素、VEGF在卵巢内异症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瘦素在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VEGF在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Ⅲ~Ⅳ期患者与Ⅰ~Ⅱ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高表达瘦素、VEGF的子宫内膜,发生经血逆流后,容易在异位种植,从而导致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2.异位内膜中瘦素、VEGF的高表达,使已发生的异位种植病灶进一步生长,从而促进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 3.瘦素、VEGF的正相关表达,提示: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中,瘦素可能通过促进VEGF分泌而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 4.异位内膜中瘦素、VEGF的表达随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r-AFS分期而增高。提示:随着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的进展,可能异位内膜中瘦素、VE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也增强。
其他文献
背景及研究目的:鼻息肉(nasal polyp)是一种常见鼻病,是一种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形态学改变包括上皮增殖、肥厚、腺体增生、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堆积及局部纤维化,
叶炜的《狼王》系列从小说世界的构建、创作姿态的调整和文体意识的自觉三个层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小说以动物叙事的方式展示了当下社会不同阶层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困惑.叶
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具体剖析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包含的多重话语张力,指出小说在揭示男权文化性别差等的内在实质的同时,以令人触目惊心的方式凸显了男权社会规范对个
曹乃谦的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温家窑风景》展现了雁北“温家窑风景”的荒芜和贫瘠,借助马悦然的译介为西方社会生成了对中国民间的文化想象.而曹乃谦传承了山西的
本文将昌耀为数不多的情诗基本划分为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他对爱情有不同的观看方式.第一个时期是以1962年为代表的青年时代,昌耀看到的爱情形象是橱窗里的木制女郎;第二
本文以苏童为研究对象,将先锋性作为对苏童小说考察和反思的切入口与核心,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小说文本的细读分析,发现对先锋精神的探索与对文学传统的坚守这两种气质一直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