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关估价就是指海关依据海关估价法律从而来确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WTO《海关估价协议》是一项国际多边协议,是世贸组织的所有成员在进行海关估价时遵循的主要原则。WTO《海关估价协议》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统一的海关估价制度,避免各国由于估价制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分歧。该制度要求各成员国在海关估价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对各成员国公平对待,同时该制度也是中性的,是为了不使海关估价成为一种非关税壁垒。该制度为各成员国制定本国的海关估价制度提供了参考标准。中国是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从加入起,中国政府就开始履行其对外承诺,践行WTO《海关估价协议》的宗旨,对本国的海关估价法律进行了修订。入世之前,我国海关估价主要采用市场价格的概念,入世之后,开始采用成交价格的概念。为了寻求切实符合中国实际的海关估价制度,中国在海关估价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国的海关估价制度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甚至一些海关估价规定与WTO《海关估价协议》仍然存在不一致,中国的海关估价制度有待完善。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自贸区的兴起,海关监管的模式也在发生转变,中国只有把握住海关估价发展的规律,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才能在海关估价中占有主动地位。基于此,本文将中国海关估价制度与美国海关估价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国际海关估价制度的统一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国际海关估价制度不断改进的原因,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其次,研究中国海关估价制度的历史沿革,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的海关估价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实施新的海关估价制度的成效;再次,系统地介绍了《1979年贸易协定》实施前后美国的海关估价制度,并重点围绕中美两国的海关估价制度的条文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与美国的海关估价制度的差距;文章最后针对中国现有海关估价立法欠缺之处,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海关估价立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