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70年,斯宾诺莎出版了一部关于政治和宗教的著作《神学政治论》。此书在其他著作中开《圣经》批评的先河。斯宾诺莎明确指出,解释宗教的最高权威并不是罗马教皇及其教义体系,解释宗教之权是属于每个人的。这表现出了语法——历史解释的倾向,这使教义体系在解释活动中实属多余。本文从斯宾诺莎《圣经》解释学理论的渊源、提出、方法、应用和影响价值五个部分,对斯宾诺莎的《圣经》解释学理论作一个最粗浅的讨论。斯宾诺莎的《圣经》解释理论来源于古已有之的《圣经》解释方法。从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交汇的那一刻起,基督教学者们创造出了丰富的解经方法与理论,《圣经》与西方人的生活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也促使斯宾诺莎提出了自己对《圣经》的新的解释。斯宾诺莎主张“据《圣经》的历史以解释《圣经》”。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体现了“自然主义”,更注重的是对《圣经》文本的关心。斯宾诺莎说,对于解释《圣经》,就像是跟解释自然一样,两者都是根据某些固定的公理来推出两者的释义,解释自然是解释自然来历然后推出自然释义,圣经解释就是讨论《圣经》本身。我们想要认识《圣经》,必须就要从《圣经》文本的本身来理解,即按照文本中文字的涵义,“用清醒的心”,只根据《圣经》这本书来理解。斯宾诺莎将这一解释方法应用于解释《圣经》文本的各个方面。斯宾诺莎对《圣经》各篇的作者提出了不同于正统的观点,断言《圣经》各篇的作者并不是传统解释做认定的那些先知,《圣经》是后人经历很长时间逐渐写成的,借此否定了《圣经》是神圣经书的地位,更不是“唯一的经书”,而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方式加工、整理、编辑、修改、删减、润色而成的书,《圣经》本身完完全全是一部由人所写的“人言”或“人书”。而《圣经》的历史就是犹太人的历史,《圣经》的成书历史本来就同犹太人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犹太人的历史就是一个将《圣经》从“人言”变成“神言”的过程。斯宾诺莎的观点在当时受到了猛烈的抨击,“一切优秀的事物有多么珍贵就有多么困难。”但是,这些思想对启蒙运动以及解释学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他吸引了大量的支持者。斯宾诺莎的《圣经》解释直接采用“语法—历史的解释”原则,它摆脱了宗教教义体系的约束,抛弃了“寓意的解释”原则。所以说解释学的历史就是如何摆脱教义体系束缚的历史,从而确立从文本自身进行解释的历史。斯宾诺莎的《圣经》解释学理论还触及到了现代解释学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解释学循环等,并对于迷信的破除,探索解决哲学与宗教或理性与启示之间的古老争论,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