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资水平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家对职业教育师资整体素质的提升极为重视。近年来,幼教机构遍地开花,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炙手可热。本文选取“S基地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作为研究点,一方面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在S基地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的现状,对提升S基地乃至全国职教师资培训的质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通过查阅文献,完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师资培训的理论基础介绍。另外,一些文献对最后一章“问题与建议”也有所启示。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效果调查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对S基地河北省培、甘肃省培和国培三期培训中共106名学员进行了调研,获得了大量原始数据。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主要用于了解培训的实施过程。本文提出三个核心概念: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围绕这三个概念,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是什么?(2)S基地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过程是怎样展开的?培训效果如何?(3)S基地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有哪些地方还有待完善?如何完善?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文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共六章,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第1章)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核心概念界定。本文以“S基地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为观测点,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的现状,从而提出改善建议,提高其培训质量。这不仅可以丰富我国职教师资培训的理论体系,也可以对职教师资培训实践提供指导。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外的文献较少,国内的多一些。国外研究主要涉及职教师资培训的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途径、培训评价四个方面。国内研究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模式和培训评价四个方面。第二部分(第2章)主要介绍师资培训的理论基础和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相关政策。师资培训的理论基础主要论述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终身学习理论。相关政策主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家关于提高职教师资整体素质的意见和管理办法。第三部分(第3-5章)是对S基地学前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从培训需求、培训现状、培训效果三个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现状进行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效果调查分别选择了S基地三期培训共106名学员进行调研。培训现状主要通过跟班观察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解,主要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师资、培训过程、培训考核与结业和后勤保障五个部分。第四部分(第6章)分析了S基地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在对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S基地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员基础参差不齐,培训难度大;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培训模式相对单一;幼儿园实践实训环节略显形式化。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基地的培训需求调研不够充分;中职校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严格按标准进行参训教师的选拔;幼教机构出于自身利益对培训的配合度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严格进行参培学员资格审查;加强培训需求调研,优化培训方案;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加强与幼教机构的深度合作。最后在结语中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对今后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