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烧结纳米银膏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产品向微型化、高密度、大功率的方向发展,以及以Si C为代表的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器件的工业化应用,研发新型的具有良好力学和导热导电性能、高温化学稳定且绿色环保的连接材料及其互连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纳米银颗粒低温烧结连接是目前用于Si C芯片封装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低温连接高温服役的效果。但目前研制的纳米银颗粒的连接材料多为浆料形式,粘度较低,不能够满足模板印刷或针头点注等形式的工业化应用。本文基于上述不足,探索了低温烧结纳米银颗粒连接材料的粘度改善措施,对制备的纳米银膏和其烧结试样进行了性能分析,系统研究了低温烧结纳米银膏连接工艺、接头微观结构和它们与接头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水溶液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选取了由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基纤维素、改性氢化篦麻油和氢化松香组成的有残留有机成分系统和只含有1,2-丙二醇的无残留有机成分系统,配制了固含量为70%的两种粘度适用于模板印刷的低温烧结纳米银膏。纳米银膏在250℃烧结后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能力,电阻率和热导率分别为5.89μΩ·cm和367.90W/m·K。按照不同的升温曲线采用有残留纳米银膏在10MPa压力下于250℃保温30min烧结连接芯片和镀银铜基板,通过对互连接头性能的分析测试,得到有机成分挥发对纳米银膏烧结连接的影响,并提出可以通过控制有机成分的挥发或分解来提高烧结接头力学性能的方法。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两种纳米银膏低温烧结连接金属基板的连接工艺与接头力学性能的关系,对烧结接头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结合工艺参数对有机成分挥发的影响和纳米金属颗粒低温烧结连接原理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接头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其他文献
TiO2光催化具有氧化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治理中。然而由于TiO2的禁带宽度较大(>3.2 eV),只能被小于385 nm 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且由于光
本文选用镀铜纳米SiC颗粒和纳米碳洋葱颗粒,采用粉末冶金的办法制备了Cu/Nano-SiC复合材料和Cu/Nano-SiC+纳米碳洋葱自润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纳米SiC颗粒表面镀铜、以及添
非晶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是性能极为独特的一类金属,由于其原子结构排布处于无序状态,带来了许多区别于传统晶态材料不一样的性质。因而,自上个世纪中叶被发现以来,受到了各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城市滨水区具有丰富的城市景观和历史文脉价值,成为城市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方。重庆是一座典型的滨水城市。凭借“两江四岸”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保护、恢复部分退化的城市滨水
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上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带来的众多负面影响,这些都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必须合理开发利用有
多孔氧化铝(PAA,Porous Anodic Alumina)膜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其孔径、孔间距、孔密度、甚至孔形状都可调整,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透明性、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以及较高的
学位
多相UV-Fenton体系能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研究多相UV-Fenton体系·OH的生成及消耗对于深入探究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和反应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纳米四氧化三铁为催化剂,比较了乙酸根、丙二酸根、草酸根、柠檬酸根和乙二胺四乙酸根对多相UV-Fenton降解染料橙II的影响,探究了有机羧酸根对·OH生成浓度的调控机制。同时分别在以四氧化三铁和铁离子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