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地变革,群众的服务需求曰益增多,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任务也更为繁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组织基础。因此,如何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理论上讲,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执政资源学说,赋予了党的宗旨新的时代特征;从实践上讲,缓和了党群、干群关系,化解了人民内部矛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突出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在党的领导下,各地陆续开展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思想,探析了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理论来源。在此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一般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以东台市唐洋镇为参照点,对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究其在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中与服务型党组织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如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不够自觉、服务能力不够高强、服务阵地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服务机制尚未健全等。同时,探究其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主观方面: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低,服务意识淡薄等。客观方面:物质基础薄弱,建设经费不足,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传统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例如对党员干部来讲,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和巩固党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对基层党组织来讲,完善基层党组织的人员结构、加强阵地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机制等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以促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