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场馆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以莫干山镇乡村数字博物馆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a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遗产。自2001年我国开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逐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和传承体系。在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个人和机构的数量开始增加,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始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有效将乡村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利用相结合,就有了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靠单一的手段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满足。单靠资金的支持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在德清县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此,本文提出以数字博物馆为载体,用旅游开发乡村文化遗产以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结合文化遗产的特性来提升德清县的旅游业发展。本文探究基于乡村文化在遗产主题的数字博物馆在遗产保护和旅旅游上的应用,通过莫干山镇乡村博物馆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围绕数字博物馆开发和旅游利用这两个落脚点开展研究。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收集了许多国内外有关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方面的资料,了解国内外目前的研究动向和趋势,为本文做理论依据。接着归纳和总结数字博物馆、乡村文化遗产与保护和旅游利用的概念、特性和分类,旅游开发对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利弊作用。具体分析了基于乡村文化遗产主题的数字化博物馆对于研学旅游和乡愁旅游这两个模式的应用,进一步证明了其对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利用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来开展旅游开发,结合数字博物馆的手段是可行的。  旅游开发利用方面本文从研学旅游和乡愁旅游这两个点入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得出必定会在旅游行业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针对德清县农村和社区,笔者也做了问卷调查,得出大家还是肯定用数字博物馆这种形式来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我每年所任教的班级里,总是有那么几个学生是班内的最后几名,各科成绩特差,几乎门门学科都是最小的两位数,有不少学科还是个位数。他们基础特差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单亲家
期刊
近几年,伦理型领导和员工创造力成为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前者是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价值观的期望而应运而生,后者则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的转型升级需
“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处于发展困境中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目前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协同创新能力是适应“双一流”战略的重要举措.发展协同创新能
伴随着骤降的气温,我们也迎来了《江西教育》2016年最后一场大戏——《江西教育》通讯员培训.与气温成鲜明对比的是参会人员的热情,室外严寒逼人,室内温暖如春.rn特别幸运,20
期刊
2016年12月28日,全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防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全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经验,探索军民
期刊
2016年12月29日至30日,为期两天的江西省首届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行.本次对接会是一次集中展示“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省高校科技创新成果
期刊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企业要适应环境及市场的变化,必须要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顺应这一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本人以ZDT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学习型组织为理论基础,对ZDT公司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现状进行研究和剖析,旨在总结ZDT公司已有培训体系及培训成果、发现问题并剖析原因,为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提出对策,同时为其它制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提供借鉴。首先,第1章综述了学习
本文主要对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体系、特征、内涵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部署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