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机传播(Crisis Communication)是影响危机中危机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考验危机管理部门能力的关键指标。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危机传播,对及早解决危机、降低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考虑到危机传播的对象是社会公众,由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假说可知,危机传播这一行为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受网络结构、网络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故此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构建危机传播的动态过程,加深对危机传播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为有效解决危机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网络治理方法以及政策建议。本文把危机传播看作一个动态网络涌现的过程,对危机传播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制约因素、危机信息供需匹配度以及危机传播的动态过程中对社会资本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本文首先界定了其概念框架,从危机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对现代危机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分析现代危机嵌入性与耦合性的视角。在此基础上,回顾传播理论模型的发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中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两种分析模式,提出在社会网络视角下危机传播的理论基础。这为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危机传播研究和网络治理提供理论支撑。第二,对危机传播网络涌现进行研究。危机传播在受到危机的扰动情况下,会形成危机传播的动力机制和网络涌现的结构;分析了这一过程中会伴随的两种传播网络,即正式传播网络和非正式传播网络;在研究和分析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对危机传播网络涌现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并对危机传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制约危机传播涌现的结构性因素,如结构洞、层级传播架构、中介度和个体传播者动机,技术发展与网络密度以及强关系和信息机会成本等原因。第三,对危机信息供需关系进行分析。针对危机传播中存在的认知失衡、技术不确定性以及环境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在认知冲突和危机信息供需不确定性情况下,危机信息需求具有模糊性、危机信息供给具有随机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危机信息供需匹配度的概念,并对危机信息的供需匹配度估计建立模糊数学模型。第四,危机传播与社会资本的研究。在分析异质网络产生社会资本的前提下,结合社会资本对危机不同阶段的影响,对危机传播和社会资本进行解析。危机传播受危机类型、正式传播网络以及非正式传播网络的影响。危机传播中的社会资本由弱信任、非正式规范以及社会运动所构成,最终体现在社会运动方面。在此基础上,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的方法,结合案例研究,得出危机传播对社会资本,特别是社会运动的影响。最后,结合上述研究内容,提出解决危机传播的政策建议以及网络治理方法。分为垂直治理和网络治理两部分。垂直治理结构包括完善法律、提高危机管理部门信息系统功能;在危机时成立危机传播管理小组以及建议给予媒体危机报道的自由性的同时自律其报道内容,强调专家在危机传播中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确定网络治理分析原则的基础上,将危机传播网络治理结构分为参与人、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和环境条件进行考察,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通过对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危机传播进行重新梳理分析,可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危机管理部门在危机传播的效果;对危机传播中存在的结构洞、传播层级繁杂、危机信息供需不匹配等影响危机管理部门有效处置危机传播的因素进行了系统梳理,这对危机管理部门特别是公共危机管理部门控制危机传播过程、提高危机管理成效以及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