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RP加固锈蚀钢板界面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处于腐蚀环境中的钢结构尽管采取了防护与构造措施仍无法避免锈蚀行为的发生,进而影响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后期加固修复效果。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钢结构因其便捷高效的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加固锈蚀钢结构过程中,由于锈蚀钢表面形貌的凹凸不平使得粘结界面受力更为复杂进而影响加固效果。为了研究锈蚀对CFRP板/钢板界面性能的影响,本文开展了自然锈蚀钢板表面形貌参数评定工作,并研究了评定参数和CFRP加固锈蚀钢板界面性能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选取了工业环境下的6块钢板,并依据锈层形貌将其划分为6个锈蚀等级;对6块钢板进行表面形貌三维扫描获得其三维坐标数据,通过对坐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选取了表征参数Sdr、d/w对锈蚀钢板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建立了锈蚀等级与表征参数以及锈蚀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Sdr、d/w与锈蚀等级的关系曲线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再上升的趋势。整体来看锈蚀后期的Sdr、d/w均会较锈蚀初期高。(2)通过对18个CFRP/锈蚀钢板单搭接试件开展静力拉伸试验,得到了各个试件的CFRP板应变分布、胶层剪应力分布、荷载-位移曲线和粘结-滑移关系,并将试验获得的试件刚度、极限承载力和有效粘结长度与第二章所获得的表面形貌表征参数建立了关系。研究发现:Sdr、d/w与极限承载力的关系曲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整体来看锈蚀表面形貌的出现可以增加界面粘结强度进而使得极限承载力提高;Sdr、d/w与刚度的关系曲线均呈现略微下降后又逐渐上升的趋势,当Sdr、d/w较小时,应力集中程度随参数的增大而明显增大,使得刚度下降;当Sdr、d/w较大时,随着Sdr、d/w的进一步增加,界面有效粘结面积、界面机械咬合力增大明显,因而刚度也随之增加。(3)基于表面形貌三维扫描技术和混合模式下的内聚力破坏准则,建立了考虑钢板实际锈蚀表面形貌的CFRP/锈蚀钢板单搭接试件有限元模型,将模拟获得的应力云图、刚度、极限承载能力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较为吻合,验证了此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开展碳板胶弹性模量对试件极限承载力影响的扩展分析,发现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碳板胶弹性模量的增大会使得试件极限承载力减小。(4)对单搭接试件静力拉伸试验开展了界面性能的理论分析,并完成了界面性能相关理论公式的推导;将粗糙度参数Sdr、d/w代入理论推导公式中,获得了极限承载力计算值、荷载-位移曲线计算值、90%Pu所对应的剪应力分布曲线计算值以及有效粘结长度计算值,并将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较为吻合,由此验证了理论推导公式的可用性。
其他文献
在严寒的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积雪结冰的现象,尤其在北方山岭路段,冰雪灾害会严重影响道路行车安全,为了确保道路安全通行,目前普遍使用撒布融雪剂的方式解决道路积雪结冰问题。撒布融雪剂使清雪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忽视,诸多道路研究人员发现,道路融冰除雪中广泛应用的氯盐融雪剂不仅对道路材料本身具有腐蚀性,而且对道路的附属设施及周边环境具有较大不良影响,因此通过研发,得到了三种对道路附属
全钢型附着升降脚手架是适应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是建设部推广的“十大施工新技术”之一,因其具有安全度高、周转快、缩短工期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然而,全钢型附着升降脚手架因其特殊的全钢结构,造价相比其他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略高,且在建筑工程事故中,由脚手架引起的安全事故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给人们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
G115钢是由钢铁研究总院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氏体耐热钢,拟用于65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目前,G115锻件已应用于超超临界电站的大口径锅炉管,但国内外对G115铸钢的研究尚少。本文开展对G115铸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旨在为超超临界电站蒸汽轮机的汽缸、主蒸汽阀门等铸造部件的热处理工艺提供技术支撑。基于热力学软件Thermo-Calc对G115钢的计算分析和研究经验,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了2
本文以我国科创板差异化表决制度相关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资本市场激烈竞争、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以及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研究背景,以股东异质化前提下如何平衡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为基本路径,综合运用体系分析及功能对比的方式,分析差异化表决制度的具体内涵和法律本质,并且论证差异化表决制度引入的理论基础,探究差异化表决制度本土化影响因素及我国本土需求,实践考察差异化表决制度的规则运行逻辑,对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住宅建筑施工周期、成本和造型等很难满足民众的需求。同时为了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广,本课题组提出了以壁式钢管混凝土柱为技术核心的WCFTS(Walle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System)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基于壁式柱大长宽比截面的特点,面外方向不主动承担弯矩而铰接方式又不够经济,因此采用半刚性连接方式。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
近年来,钢结构因其材料性能优良而被广泛应用在实际项目之中,但对于长时间处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项目,钢结构易被腐蚀且锈层发展的较快,即使通过保护也难以避免钢材锈蚀。腐蚀不但会造成构件截面面积的损失,还会使构件的表面形貌变得复杂,蚀坑处易发生应力集中,使得钢材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变差。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从板材试件和构件两个部分分别研究锈蚀对于钢材的各项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和退化规律。本课题的主要研
贵金属铷常与性质相近的锂、钾、钠等共存于锂云母、铯镏石等固体矿石及盐湖卤水中,提取困难,传统分离技术已较难满足航天及一些新型现代工业领域对铷资源量的需求。因此,铷的高效分离与富集技术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模拟铷、钾、钠的共存溶液和锂云母酸浸提锂残液(Rb+:80mg/L;K+:5.67g/L;Na+:17.468g/L)为铷的提取液,分别探讨了基于聚乙烯醇(PVA)包埋磷钼酸铵(AMP)的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迅速,连续刚构双幅桥已成为了常用桥型之一。随着连续刚构双幅桥向大跨、轻柔方向发展,其抗风问题日益凸显。连续刚构双幅桥在施工阶段最大双悬臂状态下抗风能力较差,面对来流作用时会产生复杂的气动干扰效应。目前使用的抗风设计规范中仅考虑孤立结构的响应而忽略周围结构的干扰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某连续刚构桥为工程实例,对连续刚构双幅桥风致振动气动干扰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有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装配式节点,构成上将钢和混凝土的优势融合,同时也响应了国家关于支持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改善施工质量的号召,被普遍应用于多高层建筑中。本文基于课题组提出的绿色高层钢结构住宅体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壁式钢管混凝土柱的带侧板节点。壁式钢管混凝土柱拥有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延性好、耗能能力强等优势,同时经济性好,综合效益高,针对其特殊的截面尺寸,现在常用的一些内隔板、穿芯螺栓、外环板形式
无柱大跨地下地铁车站因其具有美观大方、空间视野开阔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地铁车站的主要选型之一,但目前对于这种地铁车站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抗震性能研究尚少。为此,本文以南宁地铁某2座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时矩形和拱形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模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具体工作如下:(1)以南宁地铁某2座车站的实际工程为背景,根据模型相似原理,考虑土-车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