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卷柏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炒炭对卷柏化学成分中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含量的影响;进行卷柏不同炮制品止血药理实验,研究卷柏炒炭对其止血作用的影响;建立卷柏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探讨卷柏炒炭后化学成分种类的变化;以探讨卷柏炒炭炮制作用,为中医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卷柏炒炭前后其总成分及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用正交法优选出卷柏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卷柏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变化;采用HPLC 色谱法,参照《中国药典》关于卷柏含量测定的有关色谱条件将流动相由 0.1%磷酸-甲醇改为 0.1%甲酸-甲醇对卷柏不同炮制品中的穗花杉双黄酮进行含量测定。
卷柏炒炭后对止血作用的影响:以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变化及大鼠凝血酶原时间(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因子中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的含量变化为指标探讨卷柏炒炭后对其止血作用的影响。
不同炮制品卷柏 HPLC 指纹图谱研究: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330 nm,柱温 30℃,流速 0.8mL²min-1对卷柏不同炮制品进行 HPLC 分析测定,运用 CHROMAP1.5 指纹图谱处理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建立卷柏不同炮制品的 HPLC 指纹图谱,并对其图谱进行镜像对比。
结果:
正交法优选卷柏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实验发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中,乙醇浓度有显著影响。从直观分析表确定卷柏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是 A2B1C2,即 85℃水浴用 70%乙醇 30mL 水浴回流提取两次,每次提取 1h。
卷柏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同一产地的卷柏不同炮制品中卷柏炭中总黄酮含量最低,卷柏炒炭后总黄酮含量下降。
卷柏不同炮制品中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卷柏炒炭后穗花杉双黄酮含量下降。
卷柏炒炭后对小鼠出血时间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卷柏生品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延长小鼠出血时间( P<0.05),卷柏炭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 P<0.01);卷柏炭高低剂量组分别于同剂量的卷柏生品进行比较均能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 P<0.01)。
卷柏炒炭后对小鼠的凝血时间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卷柏生品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 P<0.05)卷柏炭低剂量组能够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 P<0.05)卷柏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 P<0.01);与同剂量的卷柏生品比较卷柏炭低剂量组能够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 P<0.05)卷柏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 P<0.01)。
卷柏炒炭后对大鼠 PT, APTT 及 FIB 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价卷柏生品低剂量组能够明显延长 PT 和 APTT( P<0.05),能够使 FIB 明显增加( P<0.05),卷柏生品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延长 PT 和 APTT ( P<0.01),能够使 FIB 显著增加( P<0.01);卷柏炭低剂量组能够明显缩短 PT 和 APTT( P<0.05),能够使 FIB 明显减少( P<0.05)卷柏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缩短 PT 和 APTT( P<0.01),能够使 FIB 显著减少( P<0.01)。与同剂量卷柏生品比较卷柏炭低剂量组能够明显缩短 PT 和 APTT ( P<0.05),能够使 FIB 明显减少( P<0.05)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缩短 PT和 APTT( P<0.01),能够使 FIB 显著减少( P<0.01)。卷柏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发现卷柏炒炭后有 3 种新的未知成分产生。
结论:
通过对卷柏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指标性成分穗花杉双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发现卷柏炒炭后总黄酮含量上升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明显下降。而且卷柏炭能够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能够明显使大鼠 PT 和 APTT 减短,使 FIB 含量减少,具有促进凝血作用。通过对卷柏生品和卷柏炭品的指纹图谱镜像对比发现卷柏炒炭后产生 3 种新的未知成分。通过其炒炭前后总成分及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改变及其药理作用的改变,我们推断这 3 种新的未知成分的产生可能与卷柏炒炭后产生止血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