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科学哲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和观点出发讨论不可通约性问题,以致三十多年来,不可通约性问题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本文主要通过对库恩不可通约性理论的探讨以及对科学哲学家们的理论和方法的比较研究,不仅从科学哲学领域中探讨,更将其置于文化范围内做了一番审视,这种审视也许对理解不可通约性及文化相对主义有新的启发。库恩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科学的本质的把握,带有历史主义的视角。历史主义成为库恩思想的大背景,特别是其中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观点,表现出理性历史化的趋势,对于库恩提出的不可通约性有重要的影响。库恩的不可通约性理论强调不同的范式决定了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世界观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通约的,这样就不存在着一个超然的标准来决定理论的优劣取舍。当库恩提示我们,不可通约就是不可翻译性时,我们找到了不可通约性与文化的沟通点。我们看到科学是文化中的一种形式,完全具有文化中所共有的特点,那么我们对于科学中所反映的文化的一些特征,就不足为奇了。对文化持不可通约的态度,造成的理论后果是文化相对主义,这是一种对待不同文化(此文化与彼文化,文化与亚文化)的态度。从库恩思想的背景--历史主义,到科学的封闭性特征,再到世界观的差异导致的不可通约性以及不可通约性中表现出的与文化的关系,我们就不难看出不可通约性就是文化相对主义。当本文在展示文化中的不可通约性的时候,也就是展示文化相对主义的合理性存在的时候,但并没有忘记相对主义自身的相对性。在全球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许多问题已经不容拒绝地成为不同的文化共同所关注的问题,文化相对主义同样也受到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