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身气功成为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项目,是自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确立为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以来发展的十几年间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对群众体育的重视,是对健身气功项目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是健身气功发展道路上的明灯,为健身气功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标志着健身气功的发展快车开进了全运时代。本文在健身气功迈进全运时代的大环境下,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健身气功事业发展推广历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依据相关政策法规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今后健身气功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现状问题:1、健身气功的基础站点分布较为不均衡,城乡差异较大;2、在管理和执行上存在许多弊端,审批与管理办法简单陈旧、没有针对性;3、站点质量不高,人员数量较虚,依托并立现象严重,习练人员散杂,习众习练时间不固定,习练效果较差;4、站点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无法保障健身气功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5、站点推广发展的习练群众范围较为单一,人员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健身气功全民化的普及推广。发展策略:第一,健身气功未来社区发展路径。1、健身气功基础站点的设立和开展统一归属社区,在全国覆盖面上具有巨大优势;2、健身气功基础站点的设立和开展统一归属社区,在站点内部管理机制上具有制度健全性;3、健身气功基础站点的设立和开展统一归属社区,在健身气功受众的推广普及上具有科学全面性;4、健身气功基础站点的设立和开展统一归属社区,在健身气功基础站点活动开展的形式和资金来源保障上具灵活多样性;5、健身气功站点社区化服务,保障各个年龄段的广大群众以及特殊群体身体健康和丰富娱乐生活需求,有效促进健身气功发展。第二,医疗教育联合发展路径。教育和医疗是保障国民健康的主要手段,健身气功的健康教育和医疗康复等功能属性对促进国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1、健身气功与医疗部门联合开展进入全国大型医院配套服务;2、加强中小学教育,增进体质健康、灌输健身意识;完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功能四位一体的科学可持续发展;3、大力开展健身气功影视娱乐及产业化发展路径。有效利用健身气功在全运时代的强力影响,大力开发有关产品产业,带动健身气功产业链的发展,开创自身品牌效应,既满足广大健身气功爱好者的消费需求、增加社会经济收入,又达到有效的全民推广普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