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踪审计,作为动态审计,符合现代审计观对于资金全过程审计的要求。自从汶川灾后重建审计以来,拉开了专项资金跟踪审计新的序幕。像新农村建设资金,社保资金,三峡移民安置资金等这些资金量数额较大,资金使用周期长且又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对于这些资金的来源与去向给予特别关注,不仅在空间上对审计目的与审计范围进行界定,还要从时间上,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动态全方位四个维度的立体审计。而征地补偿资金,具备上述特点,必然也成为跟踪审计的研究重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将大量的集体土地出让,征地的规模不断增加,而大量的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随着征地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用地变为建设用地,农民失去土地得不到及时的安置。农用地,作为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大量的征收使得农民丧失劳动力,农民失去基本的生活保障。"三农问题",作为民生的重点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话题。正确处理"农民""土地""补偿金"三者的关系,成为我国征地补偿金跟踪审计的政策目标。今天,传统审计并不能满足时代赋予审计的特殊要求。被征收土地的农民,需要及时有效的安置,农民征地补偿金的使用和管理有又其特殊的法律要求。在政府机关对征地补偿专项资金审计过程当中,不但要关注资流动过程中的是否复核相关法律要求,同时还要注重资金的使用效果,将传统的财务审计与征地补偿金跟踪审计的政策目标相结合。本文从审计风险识别的角度发现土地征收补偿专项资金跟踪审计中的潜在问题,挖掘被审计项目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识别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提出从土地征收补偿专项资金申报收缴、拨付使用、系统管理三个重要环节进行跟踪审计的思路并以案例加以说明,文章最后探讨了新时代大数据下的土地征收补偿专项资金联网跟踪审计,为这一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