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妥善处理好居民的住房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廉租房制度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情况下,由政府介入住房市场,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对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我国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的核心主体。
我国的廉租房制度是在社会住房改革的背景下,于1998年正式设立实施的。廉租房制度建立之初,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经过10年的实践,目前的廉租房制度在保障方式、资金来源、保障对象上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但是其发展受到整个住房保障制度发展路径的制约。目前在廉租房保障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着发展思路不清楚,主导部门不明确,无稳定的资金来源,配套措施不完善,保障对象覆盖面狭窄等多方面的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城镇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并没有随着住房市场的发展而解决,仍然存在没有住房或住房困难的现象。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在对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系统的提出在我国建立廉租房制度的方案。本文首先对廉租房制度建设的相关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着重对廉租房的福利经济学基础进行了分析,从货币的边际效应和帕累托改进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了各国住房保障制度中的经验对我国廉租房制度发展的借鉴意义,包括对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公共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的研究。再次对目前我国廉租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我国廉租建设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央与地方的目标矛盾、廉租房资金的稳定性要求与资金来源不稳定的矛盾、保障对象界定和实际需要保障对象的矛盾、廉租房的建设的加速推进和配套机制不健全的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将BOT融资模式引入廉租房建设的建议。最后提出了建立廉租房的相关配套制度,包括准入机制、退出机制、信用体系、法律体系四个方面的研究,包括确立合理的准入、退出方式,信用和法律等具体的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