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IUGR严重降低了畜牧生产效益,而L-Arg在缓解IUGR上的作用已得到了证实,MC在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孕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测定孕鼠的胎鼠数、胎鼠重量、子宫重量和胎盘重等生长指标以及对MC分布、数量、脱颗粒情况、释放介质等的影响,来了解日粮中添加精氨酸、盐酸维拉帕米对胎鼠IUGR发生情况和孕鼠子宫肥大细胞的影响,为完善L-Arg通过MC途径缓解胎鼠IUGR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畜牧业应用精氨酸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在日粮中分别添加L-精氨酸、盐酸维拉帕米,统计孕鼠的胎鼠数、胎鼠重量及相应的胎盘重、子宫重、IUGR数和死胎数等指标;(2)组织分别在4%多聚甲醛、Carnoy,s液固定后,经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制备5μm切片,用HE染色法显示子宫、胎盘组织结构,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显示子宫肥大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用吖啶橙染色法显示肝素阳性细胞的形态与分布,运用0.25mm2网格测微器在光学显微镜下统计子宫肥大细胞、肝素阳性细胞数量,并用图文采集系统采集照片;(3)采用免疫组化法显示子宫、胎盘中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形态与分布,运用ELISA方法测定子宫和胎盘中组胺、5-羟色胺、类胰蛋白酶、类糜蛋白酶浓度。结果:(1)精氨酸组胎鼠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盐酸维拉帕米组胎鼠数显著减少(P<0.05);精氨酸组胎鼠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精氨酸组IUGR数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盐酸维拉帕米组则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精氨酸组死胎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盐酸维拉帕米组则显著升高(P<0.05);精氨酸组子宫重在10、12日龄时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盐酸维拉帕米组和混合组分别在12日龄、10日龄有显著增加(P<0.05);胎盘重上只有精氨酸组在12日龄时有显著增加(P<0.05)。(2)小鼠子宫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肌层血管周围,胞体大小不一,呈弧形、圆形、棒状或带有突起的不规则形,经TB色后可见胞浆内存在粗大紫红色颗粒,有时可见正在脱颗粒,精氨酸组在14、16日龄时MC脱颗粒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盐酸维拉帕米组只在10日龄时显著升高,混合组在16日龄时显著降低(P<0.05);精氨酸组在12、16日龄时MC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而盐酸维拉帕米组在10、14日龄MC数量则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混合组只在14日龄有显著增加(P<0.05)。(3)精氨酸组在12、16日龄时子宫组胺浓度极显著、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而盐酸维拉帕米组只在10日龄呈显著升高(P<0.05),混合组在12日龄呈显著降低(P<0.05),胎盘组胺浓度只有盐酸维拉帕米组在10~14日龄时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盐酸维拉帕米组在12、14日龄时子宫五-羟色胺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呈显著、极显著升高(P<0.05、P<0.01),混合组在14日龄呈显著升高(P<0.05),而胎盘中五-羟色胺浓度,精氨酸组在12、14日龄时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盐酸维拉帕米组在10~14日龄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4)经免疫组化DAB染色,可见类胰蛋白酶与类糜蛋白酶两种阳性细胞呈棕褐色,它们的分布与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十分相似,多散在分布于肌层与血管周围,呈圆形、椭圆形等;精氨酸组在14、16日龄时孕鼠子宫类胰蛋白酶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盐酸维拉帕米组在10、12日龄则显著降低(P<0.05),混合组在12日龄先显著降低(P<0.05),到第16日龄时又显著升高(P<0.05);胎盘类胰蛋白酶浓度,精氨酸组在各日龄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混合组在14、16日龄时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精氨酸组在14、16日龄时子宫类糜蛋白酶浓度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盐酸维拉帕米组只在10日龄呈显著降低(P<0.05),混合组在16日龄时呈显著升高(P<0.05);精氨酸组在12~16日龄胎盘类糜蛋白酶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盐酸维拉帕米组只在10日龄时显著降低(P<0.05),混合组只在16日龄时呈显著升高(P<0.05)。(5)肝素阳性细胞经AO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橘黄色,主要分布于肌层近血管处,外膜与内膜中极少分布,这与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的分布情况一致;精氨酸组在10~14日龄时肝素阳性细胞数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盐酸维拉帕米组只在16日龄时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1)L-Arg可增加胎鼠数、胎鼠重及相应的孕鼠子宫重、胎盘重,减少IUGR、死胎病例发生率,而钙通道阻滞剂(盐酸维拉帕米)作用相反,说明盐酸维拉帕米对精氨酸缓解胎鼠IUGR有一定的阻碍作用。(2)L-Arg在妊娠后期可以降低孕鼠子宫MC数量、脱颗粒率,而盐酸维拉帕米在妊娠前期促使子宫MC数量、脱颗粒率增加,后期作用不明显。(3)L-Arg可降低宫胎His、5-HT含量,进而使胎血流量及营养物质供给发生改变,这可能是L-精氨酸缓解胎鼠IUGR的途径之一。(4)L-Arg可增加宫胎Typtase、Chymase含量,从而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血管增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IUGR现象的产生。(5)L-Arg可增加子宫肝素含量,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流阻力来改变子宫微循环,对IUGR产生影响,而盐酸维拉帕米在妊娠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