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通常被用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中,现在研究表明它是一种认知机制。根据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是人们认知机制的一种基本方式——一种跨领域的映射。这种映射是系统性的,概括性的和不确定性的。本文主要就中国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中的爱情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笔者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在中国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中爱情隐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他们从认知机制角度分析是如何相同或不同的?3、为什么在古诗和现代诗中会有这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将通过爱情隐喻的研究,对诗歌隐喻进行分析。所选择的不同类型的诗作均包含爱情隐喻,表达出不同作者的真情实感。通过分析,本文将试图阐释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隐喻受到文化认知模型,经验感受和经济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本文分为5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研究背景,论文视角的独创性和全文的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隐喻研究的发展、定义以及分类,并着重介绍了国内外认知视角下的爱情隐喻研究。第三章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明确本文中出现的诗歌选择方法,分析方法和展示方法。第四章从认知机制的角度,包括意向图示和概念隐喻等,对中国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中出现的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并且从文化认知模型,经验经历和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讨论出现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第五章总结论文研究结果和论文的局限性,以及为未来的研究者提出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