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骨干力量,其主流政治意识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权稳固和发展。客观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的特点和形成机制,不仅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更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后继有人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研究政治意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对政治意识的概念和内涵、特点和作用,性质和分类等进行了探析,认为政治意识是政治生活的观念形态,是政治现实的反映和对政治问题的把握,是一定社会中人们关于社会制度、政治生活以及国家、阶级、社会政治集团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观点、思想、理论的总和。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的科学内涵、基本观点和主要特征,分析了中国古代政治意识的形成和特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识理论以及西方政治意识理论的形成和特点。本文以政治意识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主流政治意识状况是好的,表现为政治关注度普遍较高,政治评价取向普遍积极,政治认知普遍正确,政治态度普遍鲜明,政治情感普遍较高,政治参与行为普遍积极,认同中国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党和国家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基本吻合。但同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意识中还存在一些消极的,甚至错误的观点,并直接影响到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依据正反两方面的总结,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意识具有自主性、理智性、功利性、表面性、模糊性和矛盾性的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本文将复杂多元的外部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新的思想行为特点总结为影响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形成的主要元素并加以论述。本文依据调研的各项结论,归纳总结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的形成机制,指出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的形成与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说服机制、以个体交流为核心的心理沟通机制和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的自我激励机制三者息息相关。在这一环境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以优化形成途径、评价途径、教育途径、预警途径和反馈途径为具体内容的当代中国大学生主流政治意识优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