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资本积累需要有良好的投融资运行机制,以此推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促进农村资本的形成。目前我国农村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此,深化农村投融资机制改革以及科学构建其运行机制,这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将农村投融资机制分为农村投融资主体、农村投融资方式、农村投融资管理机制和农村投融资决策机制。我国农村投融资机制存在农村投融资主体投入不足、农村投融资方式单一、农村投融资管理机制不健全和农村投融资决策机制落后等问题。通过分析美国、法国、日本和印度的农村投融资机制可以看出,农业是各国财政支持的重点,各国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了不同的投资重点及方式,采取各种方式补偿农业,并且确立了完善的信贷金融体系和完善的宏观调控机制。我国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具体措施:一是对农村投融资主体进行创新改革,即要发挥政府财政投资的引导功能、确立农户投融资主体的地位、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是对农村投融资方式进行创新,其中主要利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发展农村基金型担保融资和引导外资进入农村;三是对农村投融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构建农业风险控制体系,并改革农村的资金管理方式;四是对农村投融资决策机制进行创新,构建农村投融资决策责任机制及建立农村投融资项目三重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