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装备制造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比较及原因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hod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进入生产全球化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的各种资源,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许多中国企业利用跨国并购来实现自身的全球化战略,尤其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海外并购热潮。近两年来,因担心会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各大企业放缓了在欧洲市场及其他地区的兼并收购步伐,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装备制造企业却独树一帜。面对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并购海外高端企业,确实是可行、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但如何正确地实施跨国并购,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国际稀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资源,使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还要从已经实现海外并购的企业案例中寻求经验。   本文在内容上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文章研究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的综述,说明本文的写作意义和创新点所在。第二部分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实证基础做了详细介绍,说明写作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第三部分则是对跨国并购发展历程和基于并购现状和并购绩效的比较,从宏观角度介绍中外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状况。第四部分开始基于中外装备制造企业跨国并购的事实情况针对具体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进行详细对比,从事实出发,阐述可能影响绩效水平的因素。第五部分则在事实分析的基础上,用实证手段证明中外装备制造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是否真正存在差异,导致二者产生差异的因素是否和事实对比出的结果相吻合。第六部分则在事实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建议。   通过对中外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并购的事实对比及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二者并购后绩效确实存在差异,并且通过实证证明,企业规模、企业的并购经验、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并购区位确实是造成中外企业并购绩效存在差异的原因。  
其他文献
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方向,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向低碳化方向演进,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研究目标是利用理论推理法、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的贫富收入差距加剧以及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弱化,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一个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而研究范围一般也限定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实训基地建设效益的实现在于管理与运行,管理机制是实训地基的效能发挥的根本保障,是运行模式决定实训基地的质态优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食用油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国大豆的进口量居世界第一,消费量居世界第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却没有获得与之对应
2011年以来美国国债危机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在2012年债务上限达到了16.4万亿美元,对美国和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将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和对中国的影响。文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