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钓鱼岛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关键问题。2011年时任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彦一意孤行地将钓鱼岛进行所谓的“国有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随后,菅直人上台,继续针对钓鱼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直到安倍晋三再度当选日本首相以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采取了许多手段和策略,用钓鱼岛问题大做文章,直接影响了地区的安定和中日两国的关系,这些都是日本政府针对钓鱼岛问题采取的不同措施,了解和分析这些措施和应对之策,对分析日本的战略决策和对待中国的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研究日本政府的行为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其行为之中隐藏的深层次原因,这对于分析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走向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说明和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概述了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日本政府关于钓鱼岛问题政治观念的变化。理论结合钓鱼岛问题的现实情况,分析了不同时期日本政府应对钓鱼岛问题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和举措。随后阐述了政治心理因素对两个政党政权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国内外因素对日本政府政治观念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着重分析了日本政府针对领土问题的法律制度以及基本政策。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基本法律制定的演变过程,第二是基本制度建设的演变过程,第三是处理国际问题机制的演变过程。第三章主要阐述的是民主党政权与自民党政权针对钓鱼岛问题的应对措施,从政治、军事和外交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同时选取了国际国内公关与舆论操控的角度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从不同的维度比较菅直人、野田佳彦和安倍晋三三个政权执掌下的日本政府应对钓鱼岛问题的措施的相同和不同点。阐释三个政权应对钓鱼岛问题措施中既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也有一以贯之的相同之处。本章指出,日本政府应对钓鱼岛问题的措施事实上是在加剧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困境,并衍伸为日本所面临的危机。本文的结论部分,从全文的谋篇布局对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不同应对措施进行梳理。总的来看,通过整体性的论证与分析,为从战略层面阐释日本政府的作为与预测未来的趋势提供有效的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