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系统的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hzz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脑卒中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脑卒中是由急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持续性的大脑精神功能缺损。研究表明,神经功能受损后,经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代偿和重组能力。康复机器人结合了机器人技术和康复医学,可代替医生完成简单、重复的康复训练动作。将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到康复机器人中,可提高患者在康复过程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本课题开发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本文研究了运动康复理论基础,针对康复治疗的阶段不同,提出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康复运动模式。规划了康复机器人在被动模式下的运动路径,设计了直线和圆弧轨迹。利用ADAMS建立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虚拟样机,对其进行逆运动学求解,通过分析仿真得到的角度曲线,证明规划的运动轨迹能够满足被动模式的康复训练需求。设计了康复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采用"PC+运动控制卡"开放式控制结构。对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 PID控制器设计,基于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验证控制器设计的正确性。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电气设计,设计了被动运动模式中规划轨迹的控制程序,最终实现康复机器人末端按规划的路径运动。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康复机器人结合,针对被动和主动模式的不同,在VC++6.0平台上设计了多款康复训练环境。被动式康复环境主要是对关节活动度进行康复训练;主动式康复环境主要是锻炼患肢的运动准确性、稳定性,该环境是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开发的,有助于将锻炼得到的能力用于实际生活中。文中对搭建的康复机器人样机进行调试,实验证明康复机器人末端能够实现规划的运动轨迹,同时完成了虚拟环境与康复机器人的通讯。文中所做的工作,为后续康复机器人远程控制和康复评价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针对不断增长的粮食危机问题,在分析作物秸秆原料组分的基础上,得出作物秸秆作为动物饲料的可行性.通过比较现有作物秸秆的利用途径,选择作物秸秆氨化饲料的利用方式,将氨化
目的:探讨语言认知训练在脑瘫患儿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总结语言认知训练的康复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结合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系列标准的设计思想,对国家标准GB/T 28827.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中的交付管理、交付内容、交付方式和交付成果进行了解释说
目的 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的不同部位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 2013年10月使用锁定钢板治疗的260例骨折患者,按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
选取江苏省市场上两种占有率较高的总氮水质自动监测分析仪,通过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造成总氮自动监测数据异常波动的主要干扰因素。结果显示,岛津TNP4110分析仪的总氮监测结
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探索、动手实践,与别人相互影响地进行学习;学生们将会从反思、评论、改进自己和别人的工作中受益。学生学会什幺,与他们如何学很有关系。通过对假期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发展新路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将发展大数据作为一场抢占先机的突围战
报纸
目的分析在胃癌筛查中胃蛋白酶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随机抽选的34例胃癌患者(A组)、5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B组)及100例健康体检者(C组)为研究对象,